战争将把文身带去何方有专家论证,早在一万四千年前的石器时代,古埃及人就可能发明了文身。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原始人与大自然相依共处,必定有对自然的崇拜,同时,生活在丛林中,为求掩饰,唯有将自己涂抹成大自然的色彩或图案。因此,掩饰就成了文身的最初目的,这也反映了人类原始的求生欲望。时至今日,一些太平洋岛国和非洲的原始部落中依旧保持着这样的传统。不论怎样论证,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只有身上的体毛脱落到一定程度,皮肤裸露之后,才能产生文身。那么人类大致在何时何地,何种原因导致体毛脱落呢?从动物学的类属和进化来看,作为灵长类动物中的物种,人类体表具有大量小汗腺而且毛发很少,那么人类在与亲缘关系最近的黑猩猩世系发生进化分离时,肯定存在某些因素,使人类皮肤产生能分泌水性的汗液,并且大面积裸露。其中,气候变化因素在人类体毛脱落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在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医学家中取得基本共识。科学家们利用动植物化石提供的信息,模拟古生态环境,发现在大约300 万年前,地球曾经进入全球普遍降温期,人类祖先所在的非洲东部和中部变得干燥,降雨量下降,广袤的原始森林逐渐减少,水和植物性食物也日益减少。为了生存,人类祖先不得不走出萎缩的森林,长途迁徙,寻找水源和食物。根据考古学的记录,发现大约在 260 万年前,人类使用石制工具,从发现的被屠宰的动物骨骼可以推断,大概就在全球降温期,人类祖先开始食用肉类。捕捉动物和防止被食肉类动物侵犯,都会增加人类祖先的行走和奔跑距离,扩大活动范围,从而增加运动量。剧烈的肌肉活动必定促使人体内部热量不断增加,为控制体温过高,就要促使机体提高小汗腺的排汗能力,以致使体毛脱落。人类的体毛脱落后,人体就能保持凉爽状态。体毛的脱落不仅是人类的生理变化,还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祖先的社会活动方式。今日我们看到,猫、狗和人类的近亲黑猩猩往往是通过竖起体毛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虽然我们现代人类能够通过大脑控制毛囊基部的肌肉,竖起胡子,皱起眉头,但我们的体毛是这样纤细和稀疏,不能单纯依靠它传递信息进行彼此的沟通。对此,有科学家推测:通过皮毛沟通能力的退化,使人类进化出非常复杂的面部表情。人类没有类似斑马纹或者豹斑那样醒目的天生修饰色,人类祖先是要通过皮毛等来传递这些信息。在人类体毛大部分脱落后,人类选择通过文身、化妆、体绘等皮肤装饰行为,来沟通身份、地位和其他社会信息。同时,人类还通过面部表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