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由于本人工作上的疏忽,导致本报 11 月 24 日 A11 版和 A13 版出现一系列差错。目前本报(《长株潭报》)发行和影响范围越来越广,读者受众越来越多,而我的工作失当却给整个报纸的版面质量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现整理自己的所思所想,反省和检讨本人的工作,希望以后诸位领导和同事们能多提示本人的不足和敦促本人的行为。在此,也期待与同事们共警示之和共勉之。从微观上来讲,我的校读工作在审稿处理和业务表现方面存在以下不足(具体以本报 11 月24 日期为例):首先,对稿件文章进行通篇全局的掌控有待加强。如本报 11 月 24 日 A13《制贩毒被通……“”“”缉》一文中 李铁刚 和 李铁钢 前后不一致地出现;其次,电子多媒体传播时代,阅读习惯受网络的负面影响比较深。网络文化轻松、趣味、易于分享、便于沟通,但文字表达不严谨之处海量存在。长时间接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文字感知能力。在纸媒面前,网络媒体在严谨性方面则显得特别坑爹和式微。比如我常“”“”常上百度贴吧和逛天涯论坛浏览帖子,网友 帖 和 贴 二字的常常随意使用就一时间混淆了我的视听,导致本报 11 月 24 日 A13“”主看报道中错误的 网贴 二字居然出现了 9 次之多;还有,在一些专业机构专业术语上面显得不够仔细,有时候还想当然地认为问题不大,实“”“则影响恶劣。这一点曾导致本报报道中的 株洲市进展和改革委员会 见报后为 株洲市进”展与改革委员会 ;本报 11 月 24 日 A11“版次看报道《祖上英雄不在网上》中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临时广州联络站站长 见报后为 国民军事临时广州联络站站长 ;……从宏观上来讲,自入职本报社以来,经同事指点反馈和自己深刻反省,作为校读人员,我有以下缺点:一、过于字斟句酌,校对速度偏慢,使得编辑人员的工作和整个报纸编辑流程受到了一定影响;二、工作不干脆不果断,过分纠于一些可改可不改的文字细节之处,延缓了编辑进度;三、有时候和编辑同事们搭档工作相处时,在沟通方式和言语表达上没有足够用心;四、在工作时间内间或过于依赖网络,导致办公精神不集中,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好的一方面是,常常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去寻找修正文字表达、逻辑及术语的参考,甚至是最新的新闻依据;坏的一方面是,有时手头的工作没做完却还在微博上浏览新闻,或在 SNS 网站上进行杂七杂八的虚拟的象征性替代互动。……报纸是社会公器,是以刊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