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讨论生课程改革摘要:文章基于国家学位制度调整与讨论生教育改革政策的演进脉络,系统梳理了国内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讨论生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进程和课程特色,从中发现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二级学科特色面临危机、课程设置“拼盘”现象严重、不同群体课程诉求未得到解决。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文章从现有社会进展的需要、人才培育的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角度入手,提出了讨论生课程改革需要做到明确课程设置目标、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和加强素养教育的改革建议。关键词:一级学科;硕士讨论生;课程改革按一级学科进行学位授予已成为我国讨论生教育进展的重要方向,硕士讨论生的一级学科培育还需相关学者的深化探究。课程建设和学习是硕士讨论生培育的核心,学科环境的变化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在新的理念和实践模式上继续深化改革。为理清这一改革的政策背景、进展历程和未来的进展方向,笔者对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理论层面,从国家政策和学术讨论两个层面出发,理清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的历史进展进程,把握一级学科讨论生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社会进展需要、人才培育需要和教育教学规律对其提出建议,对这一改革方向的深化讨论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为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指导,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进展。一、按一级学科进行硕士讨论生课程改革的进程重视课程建设和学习是讨论生阶段人才培育的核心部分,按一级学科进行课程改革是在按一级学科行使学位授予权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改革与学位授予权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重大国家政策的发布为依据,对按一级学科进行改革做了阶段性划分:(一)初期探究阶段中国的讨论生教育于 1977 年开始恢复,1981 年学位制度被重新建立,此后讨论生教育经过不断地改革、进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然而讨论生教育原本的体制已经不能继续满足中国社会和讨论生进学的需要,并衍生出许多新问题。基于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召开了学科评议组会议,颁布了按一级学科行使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学科名单。并于不久后下发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一九九七年工作要点》,强调要扩大按一级学科行使学位授予的学科范围,做好下放硕士点审批权的工作。1997 年,国家教委为配合《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育讨论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施行,选择中医学、中药学两个一级学科制定指导性、示范性的博士、硕士讨论生培育方案,并对讨论生培育工作进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