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平安经》的丑恶面纱心得体会揭开《平安经》的丑恶面纱心得体会 近日, 一本定价 299 元的“奇书” 《平安经》 甚嚣尘上。 “撕开”平安经, “权力” “官僚” “虚荣” 的一团团“墨迹” , 浸染在每一丝纸纤维里。 对党员干部来说, 《平安经》 就像一面黑色的镜子, 用它照进灵魂深处, 拿出“刮骨疗毒” 的勇气和毅力, 刮除“平安经” 似的“墨迹” ,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做时时“念诵”的“经文” , 才能“求” 来群众满意作“护身符” , 真正保得心平身安。 莫把权力寻租“撰写成文” , 做到公器公用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为人民服务的“公器”, 不是领导干部的个人“私产” , 决不可拿来“交易” “置换”“攫取” 。 《平安经》 定价 299 元=一文不值的内容+十几块钱的印刷成本+高额的权力价值。 伪装在“著书立说” 背后的, 是公权私用为名为利, 一方面接受清雅的吹捧, 另一方面将“雅贿”的版权费收入囊中。 身为党员领导干部, 要警惕私生活中的隐性“权力效应” 。 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 抖音短视频的打赏、 工作群里为亲朋好友推销的产品, 是不是有岗位权力的影响? “泾溪石险人兢慎, 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闻说有沉沦。 ”从落马的大贪巨贪看, 无不是在小事小节上被权力“灌醉” “绑架”, 最终越陷越深葬送自己。 领导干部应把“公器公用” 作为“必修课” “常修课” , 把工作圈和生活圈适当“割裂” 开来, 做到公私分明。 莫把官僚主义“装订成册” , 做到执政为民 经过持续纠治, 官僚作风、 官僚习气这个官僚主义的“表” 已经得到很大遏制, 但在思想根子上的“里” 披上“新衣” 继续“登台”的问题更加隐蔽。 《平安经》 让作者下属单位争相“诵读”“感悟” “吹捧” 的根本, 是“拍马屁” 这项技能在作者这里“受用”“吃香” “有回馈” , 思想根源上是官僚主义“大行其道” 。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决警惕官僚主义的“隐形” “变种” , 坚决筑牢思想防线, 决不能“烂上眼皮” 以官职大小的尺子去“量人” 。 要把当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群众服务上, 常思亲民之心, 常怀爱民之情, 常践为民之诺, 多用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尺子” 量一量自己。 莫把贪慕虚荣“印刷成书” , 做到淡泊名利 领导干部贪慕虚荣是信仰危机。较真地说, 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