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喝油养生的真相没有科学证据“大口喝油”对健康有好处到目前为止,喝油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来证明对健康有好处。有些人说,原始人不吃谷物,吃的是低碳水化合物。但考古讨论表明,即使在石器时代,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也在 40%左右。在两三千年前,麻籽、大豆等油料种子,是被直接吃掉的,所以那时的“五谷”中有“麻”和“菽”(豆类)。直到宋代以后,油在我国才成为常用的食品原料。高脂饮食对肠道菌群有不利影响虽然近年来学者们对“膳食中脂肪供能比到底多少最好”这个问题存在争议,但不止一项讨论发现,高脂饮食对肠道菌群有不利影响。最近,Gut(肠道)杂志上发表了来自我国青岛大学李铎教授团队的新发现,又一次证明,吃太多的脂肪会使肠道的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群减少。在这项随机对比人类饮食干预的讨论中,讨论者募集了 217 名 18~35岁的健康人。他们没有慢性疾病,也没有肥胖问题。这些志愿者按要求食用三类不同膳食,长达半年时间。讨论者发现,6 个月之后,三组受试者的体重、腰围、血糖、血脂等指标都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肠道菌群发生了四点显著变化。1.20%的低脂饮食组受试者的粪便菌群最为多样化。高脂肪饮食降低了菌群的多样性。2.菌群的数量比例发生了变化。高脂饮食增加了 Alitipe 属和拟杆菌属,减少了粪便杆菌属细菌;低脂饮食则增加了 Blautia 和粪便杆菌属的细菌。高脂饮食所增加的细菌,多是在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中比例容易上升的品种;而它所减少的菌类,多是在糖尿病患者中容易缺乏的,可产生丁酸等有益成分,降低肠道炎性反应的菌群。3.在 40%的脂肪饮食组受试者的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大肠发酵所产生的丁酸有利于控制血脂,最近有讨论发现,它有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4.在低脂饮食组中,粪便中的甲酚和吲哚含量比较低。这些成分少了,说明距离各种慢性疾病比较远。反过来,高脂饮食组的粪便中,花生四烯酸和脂多糖比较多,而这些成分多了代表较高的炎性反应风险。血液样品分析表明,高脂饮食组的血浆中,很多促炎因子比较高。高脂饮食显然是会促进炎性反应的。这就意味着,那些容易长痘痘的人、容易感染的人,应当避开吃脂肪含量过高的膳食。这个讨论当中,虽然三組受试者摄入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有差异,但是总热量、总膳食纤维摄入量都是严格保持一致的。吃高脂肪的食物多了,不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