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一、目的老师培训是给未上过课的新老师一些方法上的引导,其目的是让新老师掌握课前、课堂、课后工作的一些通用的基本工作技巧,以便新老师能尽快适应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你认为一个老师该怎样做?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工作是上课,围绕上课所开展的工作就是老师应做的工作。不要小看一节课,上小学、初中、高中,我们是所教的课业各不相同的,有人说:“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简单的事做好了就不简单”,我个人认为,老师应从备课开始,所以,我们先讲“备课”。二、备课——课前准备工作课前准备工作的过程主要就是备课的过程。在走进教室,走上讲台或进入实习操作地点之前必须准备好这个环节,否则,无法进行授课或实际操作。特别是对我们新老师而言,就更难。(要你备一堂课,你会怎么做?)提问:备课是什么?是写好教案,对不对?其实现在很多参考书甚至直接就是教案,教案都不用学就有了,那么,拿到这样一本书老师就可以轻松上课么?我认为很难,因为就备课而言,不仅仅是备备老师怎样“教”,更主要的是备学生怎样“学”,所以教案也叫学案。教案是其中一个部分。要真正备好一堂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备教材提问:拿到一本教材,你会先做什么?这是备课的中心部分,一位老师对教材的熟悉、了解程度在教学中可以反映出来。备教材是备课的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要熟悉教材,教材不熟悉其他事就无法做。首先,老师对所授的课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学期到学年教学总进度,写好总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这是一个总体计划,有这个总体计划就不会不知下次做什么。一本(套)教材可分为多个课题,每一节课分为一个课时。每个课时有一个或可能有多个课题,每个课题也可能有多个课时,因此,在每个课题开始前,必须对所授课题作全面细致的分析和准备,制定出详细的课题或课时计划,包括课题名称,课题教学目的,课时的划分,备课时教学内容,课题类型和教学方法等,各门学科教材肯定各不相同。老师要熟悉教材,就要去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有关参考书。对教材的掌握要做到弄懂、吃透、消化,教材知识结构和体系了然在胸,我们就可以开始下一步工作,备教案。2、备教案教案是老师弄懂教材、吃透教材、消化教材的具体体现,一份好的教案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如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等,这一部分大多写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