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_第1页
1/5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_第2页
2/5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_第3页
3/5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虽然“下一代网络”的概念出现已有时日,相关技术的研发也趋于成熟,但是一旦落实到应用上,其为通信产业带来的变化却屈指可数,更进一步对整个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影响仍然有限。因此也有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投入精力搞“下一代网络”的意义在哪里?“下一代网络”的未来又在哪里?信息产业部的“十一五”科技进展规划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概念更加广泛和有用的“下一代网络”:它已经不再局限于NGN、软交换这样的技术体系,而是将语音、数字、视频的融合以及家庭网络和网络融入其中,从根本上做到了技术研发与业务研发的相辅相成、产品创新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软交换作为 IP 网中担当呼叫控制功能的设备和系统,是下一代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并不能构成特别的整体组网技术机制和网络体系构架。下一代网中数据业务的提供和控制、MPLS/VPN 业务、VOD 业务、视频广播业务、多媒体游戏都是基于智能的 IP 网并由 IP 网上的其他服务器来承载和控制的。只有与 IP 网接入、IP 网传输、IP 网 QoS、IP 网地址控制相配合,才能构成下一代网综合的电信业务。正是基于以上思路,在“十一五”进展规划中,信息产业部将重点放在了以 IMS 为核心的多媒体业务网技术、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技术和端到端网络 QoS 保障技术等在现阶段就可实现应用价值的技术上,并且将家庭网络和智能终端作为进展主要方向之一,充分体现了产业链平衡进展的思路。下面是“十一五”进展规划中规定的十项数据通信领域技术,他们将描绘出更加清楚的下一代网络的蓝图。高性能多业务承载网技术在 ITU-T 定义的下一代网络的基本特征中,多业务(包括语音与数据、固定与移动、点到点与广播的汇聚)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但是怎样保证承载网能够更好的承载多种业务?IP 技术首当其冲成为改造、完善的焦点。传统的电信网络基于电路交换技术,只能满足语音业务的需要。但是随着用户对数据、视频,甚至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传统的 TDM 网络早已不堪重负。而 IP 技术的优势和精髓却逐渐显现出来———低廉的成本和开放、灵活的业务模式使其成为融合的多业务的最佳承载网。但是与传统电信网相比,目前 IP 网的可用性、可管理性和安全性都较差,影响网络可用性的关键技术有路由快速收敛技术、快速重路由技术(FRR)、软硬件在线升级技术、协议平稳重启技术和设备自身的可靠性技术等,另外还依赖于底层传送网络的可用性。高性能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据通信着眼业务融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