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与西班牙关系的一部罕见史料〔关键词〕蔡钧;《出洋琐记》;韩国藏本;史料价值① 蔡钧:《出使须知》自序,韩国学中央讨论院藏书阁藏本。本稿所引用《出使须知》相关内容,均出自该藏本。② 参见〔英〕费尔萨姆著,胡其安译《外交手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年,22、31 页。早在 1864 年 10 月 10 日,清政府与西班牙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建交通商的条约,〔7〕而西班牙首任驻华公使克维度则在 1868 年 5 月 21 日就已经抵达北京就任。〔8〕至于清政府驻西班牙公使却是迟至建交 11 年后的1875 年 12 月才被任命,而且直到 1911 年清王朝灭亡都是由驻美公使及驻法公使先后兼任,〔9〕因此西班牙公使馆实际上一直处于并无中国使节常驻的空乏局面。正是鉴于驻西班牙公使馆“乏人”而“需员襄办”,蔡钧遂被郑藻如“札留”马德里并“参赞使事”,大体上可以看做是以参赞身份主持馆务的临时代办(charge d affaire )。〔10〕作为清政府驻西班牙公使馆的实际负责人,蔡钧平常除“酬应日国部院官绅”等日常业务之外,还“兼习日之语言文字,留心考究,多方学习”,应该说是一位勤奋而又有心的外交官。然而,由于不服地处南欧地中海沿岸之西班牙的水土环境,他“时患咯血之症”,屡屡“请假养疴”,到 1884 年初获准回国,遂由西班牙“力疾就道”,经过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同年 5 月经香港“乃抵粤垣”。此时,距他出国已有三年,而他的出国与回国路线正好是一次完整的环球旅行,即其自序中所称“陆行数万里,水行数万里”。在 1884 年的中国,如此的环球旅行经历无疑十分罕见与难得。仍据蔡钧《出使须知》自序的内容,他在出使期间先后撰著《出使须知》《出洋琐记》《舌人小录》三书,“初意事涉琐屑,只宜藏诸箧笥,勿出示人,以备他日出洋之用,乃索观者众,咸为嘉叹不置,谓此一书也,各国情形了如指掌,应对仪节井然有条,洵为出洋者所必不可少,与其私诸一己,曷若公诸同好哉?爰是不揣固陋,付诸剞劂。”另据王韬所撰《出使须知》跋文,称蔡钧于 1885 年“五月间由粤至沪访余于淞北寄庐,谈次袖出其所著见示”,亦即《出洋琐记》与《出使须知》。在《出使须知》刊本中,蔡钧的自序与王韬的跋文均标有明确的时间,前者为“光绪十年岁次甲申浴佛后四日也”,即 1884 年 5 月 6 日,而后者的时间则是“光绪乙酉秋九月下浣六日也”,即 1885 年 11 月 2 日。其中,前者即 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