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是铜锌合金,在铸造熔炼时有以下要点。原料准备主要原料是铜和锌,铜可以是电解铜等。要严格按照所需黄铜的牌号(如 H62,含铜量约 62%)来计算铜和锌的比例。同时,也可以加入少量的铅、锡、铝等元素来改善黄铜的某些性能。熔炼设备感应电炉是常用的设备,它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能精准控制温度。反射炉也会被使用,其容量较大,适合大规模的熔炼。熔炼过程先加入铜料,升温熔化。因为铜的熔点是 1083℃左右,所以要将温度升高到这个温度以上,使铜完全熔化。控制温度在合适范围,比如熔炼普通黄铜时温度大约在 900 - 950℃。当铜完全熔化后,再加入锌。这是因为锌的熔点低(约419℃),沸点也低(约 907℃),如果过早加入锌,锌会大量挥发,导致成分比例失调。搅拌是很重要的步骤,目的是让铜和锌充分混合均匀,保证合金成分的一致性。防止氧化和吸气黄铜在熔炼过程中也容易氧化,特别是锌更容易氧化。可以在熔炼时加入一些覆盖剂,像木炭、硼砂等。木炭可以减少合金液与空气的接触,硼砂能在合金液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尽量减少合金液吸气,因为溶解过多气体会使铸件产生气孔等缺陷。可以采用合理的熔炼工艺参数(如合适的浇注温度)和精炼方法来减少气体含量。精炼处理熔炼完成后可以采用精炼剂来去除合金液中的杂质和气体,比如使用一些含氯盐的精炼剂来去除氧化物和气体,提升黄铜液的质量。在黄铜铸造熔炼的温度控制问题一般来说,温度控制精度通常在±5 - ±10℃。例如,在关键的熔炼阶段,如黄铜液相线温度以上的熔炼温度控制,对于普通黄铜大约在 900 - 950℃,精度可能更严格,接近±5℃,这样能保证锌等合金元素按比例熔化并混合均匀,防止锌的过度挥发等情况。不过,在一些要求不是极高的黄铜熔炼场景下,或者在小型工坊等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温度控制精度可能在±10℃左右,也基本能满足大部分黄铜制品的铸造要求,但可能会对黄铜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小影响,比如会稍微影响黄铜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青铜的铸造熔炼问题青铜是铜锡合金,有时还含有铅等其他元素。原料准备主要原料是铜和锡,根据青铜的种类确定比例。如锡青铜,锡含量一般在 3% - 14%之间。铜可选用电解铜,纯度高杂质少。也会根据需求加入铅来改善铸造性能和耐磨性等。 熔炼设备 常用的有冲天炉,它的优点是熔化效率较高,适合大量青铜的熔炼。感应电炉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精确控制温度,并且热效率高,使熔炼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