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苏州方志:苏州旧志概览走近苏州方志:苏州旧志概览徜徉于历史的长河,在文化的百花园中,有朵幽香的奇葩———方志。顾名思义,它是以记载一方之事为内容的著作,古人称之为“郡国之书”,现代人称之为“一地之百科全书”。据统计,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现存的各种旧方志(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地方志书)有种左右,共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十分之一左右。方志如一根红线,将历史的轨迹串连、贯通起来,为人们了解历史、研究历史、利用历史提供了宝贵素材。浙江大学教授、著名方志学专家仓修良先生认为,方志具有地方性、连续性、广泛性、多样性、时代性等特点。苏州是我国方志发源地之一,素有“方志之乡”美誉。在历史上,苏州曾编修了余部旧志,其中有府志、州志、乡镇志、寺庙道观志、园林山水志、人物风俗志,以及具有史料价值的笔记性杂志等,可谓各种类型的志书应有尽有,总数约占全省旧志的三分之一。影响比较大的苏州旧志,有唐代陆广微的《吴地记》、宋代范成大的《吴郡志》、朱长文的《吴郡图经续记》,明代卢熊的《苏州府志》,清代习寯等的《苏州府志》和徐崧和张大纯辑的《百城烟水》。吴中方志之作,虽起源甚早,但均亡佚无存,今存仅以唐代陆广微(唐僖宗时在世,苏州人,生平事迹未详)所撰的《吴地记》为最早。《吴地记》不分门类,而所载唐代苏州的时事甚详。书中记述唐时苏州及所领七县的沿革、掌故;兼及赋税、城池、山水、坊巷、桥梁、寺观、坛庙、风物土产、名人墓葬、署廨以及户口登降、城邑迁改。读此书可了解唐时苏州经济状态的变迁、寺庙等的建置兴废,亦可了解吴地文化的变化。此书虽经后人重辑,亦偶有他人之作窜入,体制也非完备,但作为史书旁支,仍保存了不少社会的真实史料,并为其后修志与史、文作注等广泛引用。宋代朱长文(字伯原,苏州吴县人)所撰《吴郡图经续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载吴郡即苏州的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中卷记载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下卷记载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等,三卷共门,前有自序、目录,后有后序和跋。因之前有李宗谔等撰有《图经》,故承续名为续记。虽说是“续”,但门目齐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它“征引博而叙述简,文章尔雅犹有古人风”。此书是宋代苏州方志中唯一流传至今的图经,而且全国现存两宋的图经,完整的只有两部,此为其中一部。因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