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_第1页
1/4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_第2页
2/4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_第3页
3/4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摘要:本文对广东传统曲艺木鱼书、龙舟与南音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包括演唱形式、代表作品及流传情况等。关键词:木鱼书;龙舟;南音;广东传统曲艺;粤方言说唱木鱼书,又称木鱼歌,简称木鱼,是粤方言说唱的代表。过去于广州、香港为中心的广东省西部、广西的一局部以及远至东南亚、北美洲等华侨地区广泛流行。木鱼书在原有的粤语民歌的根底上吸收各地的说唱艺术的精华,最迟明末已经形成,广东诗人邝露〔1604-1650〕诗云:“琵琶弹木鱼,锦瑟传香蚁”,这是有关木鱼书的最早记录。木鱼书的代表作《花笺记》产生于明末。龙舟又称龙舟歌,清代前期产生于顺德,广州也是主要流行地域。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形成于清中叶,是在木鱼、龙舟的根底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开展而成的。严格地说,木鱼、龙舟、南音在涵义上各有界定;但三者均用粤方言演唱故事,加之三者在结构、板眼上有相同和相近之处,故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往往混称。所以大而言之,以木鱼书或木鱼歌为统称。清代至民国初期,木鱼书在广州及珠江三角洲极为盛行。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及罗天尺《五山志林》中都记载过当时演唱的盛况。木鱼书与江、浙流传的弹词略有不同,没有开篇、诗、词、赋赞、套数,也没有说白。后来受粤曲、南音和龙舟歌等影响才穿插说白。全篇分假设干回目,开头第一段叫冒头,叙说全书大意,介绍人物和背景;接着是正文,随着情节的开展,以致铺陈到故事告一段落,即是尾声。冒头和尾声都用四句曲词组成。木鱼歌初在民间流传纯为清唱,不用乐器伴奏,曲体自由,腔调朴素简单,不受严格的节拍管约,只用一段刳空了的木头敲击作声,以为节奏。这段木头俗称“木鱼”。后来经过开展,演唱时多用二胡、古筝、琵琶、三弦伴奏,没有乐器时也可用竹板击节。有“正腔”与“苦喉”两种曲调,正腔曲调爽朗,适于表现欢快喜悦的情绪;苦喉曲调沉郁,适于表现缠绵悱恻之情。遇到内容既有欢悦又有悲恻时,多在冒头和尾声处增强气氛,以便于转折、衔接。木鱼书一般不需从师学艺即能按唱词文字的自然声调诵唱,故特别受到民间宽阔妇女喜爱,居家传唱,自娱自乐。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失明艺人,男的称瞽师,女的称瞽姬,男艺人日间多兼占卜业。职业艺人比较讲究唱工,腔调也着意装饰,并制造出适于表达哀伤情感的“苦喉”梅花腔的唱法。也有在演唱时以右手弹弦琴,以左手拍侧板伴奏及即兴加插说白的。龙舟歌与木鱼书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木鱼书龙舟与南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