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究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机械设计课程是机械类、机电类及各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专业培育方案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地位,且设置相关的课程设计,是这类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第一次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是对学生前期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训练,对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阶段性的锻炼作用,在后续其他课程和实训的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训中存在的问题2.与先修课程关联性差。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较强,它要求学生对于先修课程的内容有较好的掌握。但实际上,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这就给解决实际问题带来困难。比如在选择减速器箱体的材料时,假如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就会导致照抄书本上的教程,而忽略实际应用以及不同应用环境对材料产生的影响。3.教学方法单一,“保姆式”指导。不少课程设计的指导老师在指导期间采纳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一讲解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步骤,并且手把手指导学生在某一环节中的问题,完全充当了教学中的“保姆”角色。虽然从流程和结果上来看,整个过程学生和老师进展顺利,且学生完成的设计质量普遍很高,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甚至动脑、动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4.课程设计设置在期末备考期间,为了备考草草应付。大多数院系的课程设置,都是在一学期基础理论课结束以后进行,通常也是考试周。在考试周,学生为了备考,会把更多精力放到复习上,势必造成对课程设计不重视,严重影响课程设计的质量。再者,各个高校目前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毕业设计的十分之一,监管过程松懈,也导致学生提交的质量参差不齐。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方案4.启发学生运用软件仿真。机械设计工程领域的很多设计,都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真正投入生产使用。为了减少耗材浪费,辅助以计算机仿真软件的验证,可以在后续设计验证中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所以在校期间,要启发学生学会合理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