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诗人。 杨万里的人物生平 杨万里生于宋高宗建炎元年九月二十二日(1127 年 10 月 29 日),他八岁丧母。其父杨芾精通《易经》,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在十年之内,积得藏书数千卷。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幼读书非常勤奋,广师博学,锲而不舍,曾从师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 绍兴二十年(1150 年)春,杨万里赴临安参加礼部试,落第而归,仍继续求学。 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杨万里进士及第。次年,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1156 年),授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司户任上,其父杨芾又携领他去拜见滴居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王庭珪、张九成、胡铨等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力主抗金的爱国精神,给了杨万里以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1159 年)十月,调任永州零陵县丞。时主战派领袖张浚滴居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而不得见,后以书信力请,并通过其子张拭介绍,才得接见。张浚对他说:元符贵人,腰金纤紫者何隙,惟邹志完、陈莹中姓名与日月争光!同时勉之以正心诚意之学。杨万里服膺其教终身,于是名其读书之室曰诚斋,以明己志。胡铨当时谪居衡州,杨万里又请他为此写了《诚斋记》。为丞零陵,一日而并得二师,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成为杨万里终生效法的榜样。 千虑策论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年)六月,高宗逊位于太子赵昚(即宋孝宗),南宋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孝宗即位后,锐意恢复,起用张浚为枢密使,不久又任其为相。 隆兴元年(1163 年)秋,杨万里离零陵任,赴调至临安。因张浚推举,除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就因父病,而于隆兴二年(1164 年)正月西归吉水。八月四日,父病故,在家服丧。 乾道三年(1167 年)春,杨万里至临安,先后谒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政论《千虑策》。 《千虑策》分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论将、论兵、驭吏、选法、刑法、冗官、民政共 30 篇,深刻总结了靖康之难以来的历史教训,直率批判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显示了杨万里的政治才能。 治理奉新 乾道六年(1170 年),杨万里除隆兴府奉新县知县。恰值奉新大旱,百姓生活十分困苦。杨万里于四月二十六日上任,见牢中关满交不起租税的百姓,官署府库却依旧空虚,深知是群吏中间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全部放还牢里的囚犯,并禁止逮捕、鞭打百姓,然后发给每户一纸通知,放宽其税额、期限。结果百姓纷纷自动前来纳税,不出一月,欠税全部交清。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