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陶渊明赏析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归隐之时创作的,主要讲述的是一个渔夫迷路了误闯入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渔夫遇到一片桃花林,在桃花林深处的一个洞口进入这个山庄,从洞口出来,眼前所景美好闲静一切是那么安详平和。了解后原来是这里村民的祖先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来此,便世世代代隐居于此,而且对外界毫无了解,不知甚至不知当时的年代。家家户户分别以好酒好菜招待渔夫了几日,临别还告及不要外传此处,之后渔夫做好记号带人前往却再也找不到。也进一步说明了陶渊明对现实世界的讽刺和对制度腐败的仇恨,但是苦于无奈改变现状,便以文抒发自己的美好愿景。陶渊明陶渊明生活在晋南宋朝代更替之际,刚出生时,家境还不算坏,有一个小他三岁的妹妹,但是随着陶渊明父亲的逝世,给了这个家庭一个击,他的家庭也逐渐衰败,家境困苦。而且陶渊明很喜爱书籍,从小学习儒家、道家等思想,在这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从小喜爱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也是受道家思想影响。陶渊明虽有济世的理想,但无奈不能忍受对这官场制度的黑暗和腐败,便最终归隐。但是在他一生中也曾断断续续担任过几次官职,从 29岁开始到 41 岁之间,一直处在归隐和仕途之间摇摆。担任官职时,恪尽职守,却无奈官场恶势力的魔爪一直存在,陶渊明在官场这种环境下根本不可能施展拳脚。不想向恶势力低头的陶渊明,最终选择归隐于朝野之外。最后一次为官是在他 41 岁时,便有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之后便开始他隐居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