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剪纸艺术讨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增加了《文化生活》内容,我们对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再加上现在人们不太注重传统文化,我们想呼吁人们关注传统,继承传统,古为今用,便选取了动手能力强、造型漂亮的传统工艺——剪纸来进行讨论。2.问卷调查: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对同学、老师、路人进行问卷调查,考查现在人们对剪纸的了解和理解。3.访谈:我们利用周末和假期去走访农村剪纸艺人,观看剪纸制作过程,学习制作工艺,了解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状态,了解剪纸的传承。二、寓意分析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顾名思义就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漂亮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制作简便,造型单纯,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他方面。(一)剪纸的历史中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进展过程。中国剪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 3 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这些早在纸未出现时就已流行。战国时期就有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辙,它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 1967 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它们采纳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这为探究中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算起。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进展与普及。纸张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