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趣味性很强的科目,它具有很鲜亮的“过去性”。假如传授的方法不恰当,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呢?对此问题谈一点浅见。一、教会学生听讲,是提高历史课课堂效率的基础所谓教会学生听讲,就是指导学生会听开头,会听重点,会听结尾。开头,就是导入新课。它既概括了旧知识,又引出新课的课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导语一定要精心设计,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如我在讲《红色政权的建立》时,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八月一日都有一个节日叫‘八一’建军节,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学生回答:“这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而设立的纪念日”。我接着问:“‘八一"建军节是怎么一回事?它为什么会产生?它的建立就是中国红色政权建立的开始”。这样,接着板书课题,学生的兴趣就被吸引了,急切想了解新课的内容。二、运用生动的语言、趣味式的方法吸引学生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不可能像历史演义、小说那样生动、具体。若老师再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必定感到乏味。假如能适当使用生动形象、趣味式的语言表述,那么,必定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必定大不一样。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历史事实时,一定要注意语言的口语化,尽量少用书面语言表述,而且表情也应该随着历史事件的感情色彩而有所变化。趣味式的方法对历史事件,特别是对帮助学生记忆历史年代起到的效果是最佳的。而在历史教学中趣味式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谐音法,如马克思生于 1818 年 5 月 5 日,可把 1818 谐音为“一巴掌一巴掌”,把 55谐音为“呜呜”,合起来就把马克思生日说成是“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直哭”;比方法,如 1900 年是义和团运动的高潮时期,可把数学的形状比成义和团群众拿着各种武器,长矛像“1”字,钢叉像“9”字,盾牌像“00”,从而记住了 1900 年这个历史年代;口诀法,也叫顺口溜法。有朝代口诀,有帝王年代口诀,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会议也可编成口诀:“1237,遵瓦大 35,七大在 45;七届二中会,已经在49”。三、利用媒介渲染气氛历史课堂所需要的媒介有挂图、图片、图表、史料、地图册、录音机、放像机、电脑等,这些教学媒介,要常常利用它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这些媒介中,常常必须使用的则是历史地图册,它是通过简明的地图符号,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空间位置,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