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平面设计中的审美元素构建摘要:平面设计中的审美元素构建主要是为了引起觀众的心理共鸣与符合其审美倾向,从而达到从视觉冲击力上加深印象的效果。因此,设计者要对当代主流审美具有一定的敏锐性,了解如何将这种审美倾向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在设计之时,设计师要遵循原创性与秩序性原则,再合理地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图形,才可以展现出设计者的自身艺术素养,还可以有效地使平面设计向着更好的方向进展。关键词:平面设计;审美元素;抽象图案;韵律美1 平面设计中的审美倾向需求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引起视觉审美共鸣的主要有 3 个方面:图案、色彩以及文字。其中,图案是平面设计中的核心元素,它是一种通用的图形语言,这里不需要考虑语言障碍,仅仅从视觉感官上就可以给予受众强烈的冲击力与吸引力。[1]此外,还能在短时间内向观众传递作品所包含的主要信息与内涵,所以设计者可以将这些优点最大化。虽然平面设计是一种开放性的工作,但是也不可任意为之,要遵循这门学科的设计原则与标准。这样不仅能将设计目的和包含信息最有效、最直接地传递给受众群体,还可以体现设计者的文化素养与艺术底蕴,以此来增加作品的内涵。2 构建审美设计的基本原则2.1 原创性原则2.2 秩序性原则3 具象与抽象图案的审美韵律在二维平面中,图案构成的主要元素是通过点、线、面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图形。[3]而这些点、线、面又具有抽象和具象两种主要形式,其抽象的一面涵括了符号学、象形艺术的一种凝聚了设计师深度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具象的一面则具有直观性与冲击性,可以将主要承载信息直截了当地展现给受众。首先,具象形式的图形组合运用。在具象的图形中常见的设计素材有植物、动物、建筑物、自然景观等等,只需对其进行适当的概括和组织,就能准确地将核心的意向传递给受众,体现平面设计的有用刚需性。运用植物的图像时,可以借助其植物本身具有的精神属性,来引起受众的共鸣。动物图像则多用于儿童产品、吉祥物的设计,这是由于动物本身具有的亲民性与可爱的形象,更容易被市民所认可。一些标志性建筑运用在平面设计时,不仅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地域性特色,更能激起本地群众的自豪感,其作为商品标志时可以增加销量,作为文化标志时可以增强区域人们的心理凝聚力,提升建筑的知名度,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其次,抽象形式的图形组合运用。抽象图形是一种隶属于符号学、艺术学、哲学多学科领域的多维度含义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