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执政的指导思想,在我党执政为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党的实践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一种理论的进展和完善,尤其是在传入到另一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当中时,都要在坚守自己本身的同时与当地的文化环境逐渐融合。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和政治环境当中逐渐产生和进展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和中国实际、历史、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条件与社会实践各不相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主题和内容。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时候的中国实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中。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成为了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和这个世界紧密相连。与此相应的是,每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都不是、也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和存在着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使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创新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同样作为反映客观的主观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视认识和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也必定随着客观世界的进展而进展,否则就会落后于时代而失去真理性。所以我们称马克思主义是制造性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要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相继诞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不仅成就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业,而且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希望。·时代性时代性特征是指它始终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人把时代要求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要在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今社会进展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解决时代课题,创新思想理论,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开辟宽阔空间。·民族性民族性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对世界历史进展规律和趋势的科学把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这种理论只有同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实际结合,才能发挥其强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