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思考【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仔细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新时期如何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位在医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线老师,笔者总结了自身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认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需要老师切实提高自身素养,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特点,深化课堂教学艺术。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时代特点,增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关怀时政,价值取向较好,关注自身进展,关注社会的改革和进展,是一个思维敏捷、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趋向和行为方式等深刻持久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呈现出鲜亮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时代和进展的眼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才能贴近教育的时代特征。只有教学内容和手段贴近了时代特征,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教学内容融入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老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紧密联系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实际,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高校改革进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鼓舞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入课堂作为反思和讨论,这种互动使学生在反复思考、检讨和修正中达到了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只有具备鲜亮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前瞻性,才能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才能回答学生在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当代问题的思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地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变成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和喜爱的东西。 教学方式不在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