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与进展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与进展 2024-07-21 随着我国建筑业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近年来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可以说突飞猛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与注册制度以及工程造价计价手段的改革。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渐渐走上动态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大大提高了我国工程造价人员的执业水平和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在当前形式下,有必要对一些新老问题进行重新认识。1、对施工图预算名称的理解 在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第二版)中,对施工图预算的定义是“施工图预算是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简称,又叫设计预算。它是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根据施工图设计图纸、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设备、材料、人工、施工机械台班等预算价格编制和确定的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文件”。根据该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施工图预算计价的范围是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从名称上也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称“施工图”预算,那么想当然算的就是施工图所表达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造价。五十年代我国照搬前苏联的做法,逐步建立起工程概预算制度,这是一套适应计划经济的计价模式。尽管我国工程造价计价制度的进展过程经历了许多的波折,施工图预算这个词已深化人心。随着工程造价事业的进展,施工图预算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项目建设各阶段计价文件的分布看,施工图预算应该是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文件。施工图预算已不再也不应该再仅仅是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而应该理解成是该阶段整个项目的全部工程造价,尽管项目已经到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有很多费用都已经或正在支付,也不影响施工图预算的内涵。这是因为: ①我国传统的施工图预算是特定时期产生的,当时由施工单位编制,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建设银行来审核,也因此才称施工图预算,在这以前一度称为“设计预算”。② 对施工图预算的理解主要是由业主编制预算的主要目的决定的,业主编制预算的主要目的是:一是做为编制标底的依据; 二是进行投资控制(与概算对比是否超概算,与合同价对比是否投资被控制住)的依据(也是关键的一点); 三是目前我国仍然有些行业还在执行预算加签证制度(即施工图预算仍起着结算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业主的角度,假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要编制工程造价计价文件的话,应将施工图预算的名称改为设计预算,或只称预算比较合适。另外,从与我国施工图预算相对应的国际上主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