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文玩艺术潘家园古玩、文玩的货品多,多得令人震撼,用“蔚为大观”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有人說,假如把潘家园的货组合成系列,兵器可以武装一支古典军队,乐器可以组织数个民乐乐队,戏剧行头可以装扮一个京剧团、藏戏团。若要建个翰林院,建个古钱庄,建个图书馆……这里的货品绝对的足够多。潘家园地摊:京城独特的一景从北门进入,迎面是行草题写着“潘家园旧货市场”的影壁墙,往右走就是一大片的地摊大棚,棚下摊位一个紧挨着一个,每个摊位都密密麻麻地摆放着数不尽的“宝贝”,玉石、文玩、瓷器、手串、折扇……黄色的琥珀、白色的和田玉、红色的珊瑚;唐代木器、青花瓷器、民国木雕、解放前老物家什,各种各样的货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摊主各个热情好客,不管买还是不买,只要你张嘴问了,他一准儿就有话答,碰上爱说话的摊主,更是从古至今地滔滔不绝。热爆京城的“旧书区”周末的旧书区,人气极旺,老的、少的,还有几岁的孩子,中外部有;站着的、蹲着的、坐在地上的,各种姿势,在各个书摊前翻找着自己喜爱的旧书。书的种类奇多,令人震撼,课本、书法、艺术、历史、小说、医学医药、名人字画等,应有尽有,浩如书海。据说,巴金、钱钟书、吴晗等大师手稿曾惊现潘家园,巴金《真话集》的序言,手写竖行;钱钟书先生《管锥篇》手稿,1997 年视废品一般,流出中华书局,连同吴晗大批墨笔信札散落民间;美术馆后街流出的老作家、学者陈梦家遗物几经出入潘家园,潘家园书市也是广交天下友人的国际沟通平台。一位在潘家园经营二十多年的“小人书大王”于先生,谈到许多老外朋友都爱到潘家园来买小人书,那份热情专注让他也十分感动。有的美国朋友喜爱农村题材的、少数民族题材的小人书,还有日本、韩国、芬兰、新加坡的朋友分別喜爱农村、体育、古代人物等题材。他们喜爱小人书的样子,让于先生瞧着就快乐,由此也交下了不少来自天涯海角的朋友。潘家园,市场坚持 365 天不休,风雨无阻,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沟通的平台,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在潘家园,文化和艺术全部来自“民间、民俗、民族”,漫步潘家园,只需一份闲适的心情,在熙熙攘攘中感受文化的繁荣,随处走走,便是一场未知的发现之旅。潘家园,“精深存闹市,博大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