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新的治理模式,启动燃烧尾气 CO2 捕捉烟气治理的课题从上世纪末提出,已有 30 余年历史。可以说拖泥带水,疲于应付,环境污染的矛盾已到了影响国计民生的严重程度。以电厂烟气治理的历程为例,我国的治理大致历了两个阶段:(1)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国家政策强调脱硫,电厂逐步考虑脱硫。目前已有 98%的电厂上了脱硫装置,这可以称为电厂烟气治理的第一阶段。(2)在脱硫治理尚未完成时,环境到了 NOX 的严重威胁,pm2.5 的问题已经民怨沸腾,脱销的问题再也无法回避,国家对又脱硝下达强制命令,电厂又不得不纷纷上脱硝装置。这可以称为治理的第二阶段。原来脱硫与脱销是在工艺路线可以一体化设计,在设备布局上可以综合考虑的,却形成“”了 各自为阵 的局面,失去了通过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和节约占地面积的机会。历史的经验有两条值得我们注意:一是需要办的事迟早要办,越拖代价越大。二是治理要做全盘考量、优化设计。迫于形势而被动应付只能事倍功半。火电厂烟气治理上必须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主动出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当前一个重大的威胁正向我们逼近,这就是温室气体的灾难。来自燃烧化石燃料所致的污染和温室效应已严重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大气 1896 年 CO2 的浓度为296×10-6ppmv,1960 年达到 320×10-6ppmv,目前已经达到 380×10-6ppmv,估计 21世纪末将会达到 650×10-6-700×10-6ppm。如此进展后果不堪设想,这是人类共同的课题,而中国更是首当其冲,2024 年中国的 CO2 年排放量已超过全球排量的 22&居全球前列,引发诸多非议。在 2024 年 12 月哥本哈根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代表国家郑重承诺到 2024 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 2024 年下降 40%-45%。202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中则做了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降低 17% 。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进展,CO2 排放量将长期处于高位,而石化、电力行业烟气的碳“”排放占全国碳总排放量的绝大多数,只有抓住这两个行业烟气治理的 龙头 ,国家十二五战略目标中的减排任务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在进一步搞好烟气脱硫脱硝的同时主动考虑减排 CO2,并变废为宝,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选择。随烟气排到空气中的大宗有害气体主要是硫化物、氮氧化物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排放量主要视煤中的硫的含量而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