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较为多样化,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的艺术活动。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楚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以传达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引起听众的共鸣。 一、 停连 1.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 文法停顿:第一种根据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停顿。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假如,和等) ●逻辑停顿:一般较短,只相当于顿号所作的停顿。有强调性停顿,并列式停顿,呼应性停顿(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领词,尾词停顿。 ●心理停顿: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常有激发诱导的意味。达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有声虽无言,却有情;虽无声,却意无穷 例如:漂亮的梦 / 和漂亮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 / 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 / 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 / 出现 席慕容《初相遇》 2、与停顿相反的一对观念连贯(用~表示) 朗诵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用语流连贯的表达。 例如:你的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二、重音重音的读法 1、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点的字词读得重一些,响一些。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2、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采纳重音轻读的形式。 3、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形成拖腔。 4、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三、节奏:节奏是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音形式的循环往复。 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尾不同落,句腰不同峰。 例:《最后一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沉稳型 《春》《天上的街市》 轻快型 《沁园春 雪》《济南的冬天》舒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