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即是培育高素养、高技能型人才。基于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逆向循环体系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介绍现代学徒制相关内涵,阐述基于学徒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式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以此深化探讨高素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方法。[ 关 键 词] 学徒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课程构建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教学模式下,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考核的多元化。逆向循环即是对学生在每个教学中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并通过真实的综合性项目,评价学生技能操作与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基于学徒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式课程构建现状(一)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不充足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目的是培育高技能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院校就业率。技能操作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不足,并且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普遍存在大班授课的状况,促使教学不能取得一定成效,难以达到理想中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培育效果。院校中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老师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老师缺乏在企业中的工作经验,其技术水平与产业所需的技术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目标不明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与职业能力,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猎取高技能人才。但是,现阶段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目标不明确,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能有效提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式课程体系构建,主要是培育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学生完成任务进行评价、讲解、实践。然而,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制订工作不明确,以至于严重阻碍了现代学徒制在教学中的良好运用,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不能有效提高。二、基于学徒制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逆向循环式课程构建途径(一)完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体系培育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人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讨论、运行管理和经营等方面工作。完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体系,首先要提升老师的专业水平,例如,定期开展老师技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