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探奇琥珀就像一台连接古今的时间机器,将远古世界的一部分带到我们眼前,供我们探究。谈到琥珀,我首先想到的是小学语文课本上一篇名为《琥珀》的课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谁也不会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小虫被埋在一个松脂球里,挂在一棵老松树上。”信任很多人都学过这篇课文,都对奇妙的琥珀充满了好奇。同样,《琥珀》这篇课文使我对琥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闲来无事就去桃树上面找桃树胶,甚至淘气地捉蚂蚁往树脂上粘,期待数万年后会形成课文中提到的含虫子的琥珀。但是琥珀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只存在于想象中,遥远而又奇妙。随着忙碌的学习,我对琥珀的好奇慢慢变淡。不得不承认,我是幸运的。多年之后,琥珀竟成了我要刻苦钻研的东西。能够与儿时所喜爱的琥珀再次结缘,犹如与旧时老友再次相遇,令人兴奋。从第一眼看到琥珀,我就被琥珀的晶莹剔透、温润轻快以及丰富多变的色彩所吸引。而琥珀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地质考验,更令人着迷。琥珀形成琥珀是一种有机宝石,是由远古植物树脂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从树脂到琥珀的过程被称为化石化,其间需要经历若干个复杂的地质过程及漫长的时间考验。树脂中含有较多的挥发物质,这些挥发物质随着树脂的分泌慢慢挥发,树脂随之逐渐变硬。变硬的树脂经历沉积埋藏,又经过一定的化学聚合过程,逐渐形成柯巴脂。柯巴脂继续被沉积埋藏,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后,进一步发生聚合作用,失去全部挥发成分,最终形成性质较为稳定的琥珀。被埋藏的琥珀经过地质运动再次被抬升至地表后,可能会经历水流搬运和再沉积等过程。例如,有的缅甸琥珀的埋藏地层为距今约 4000 万年的始新世沉积物。根据琥珀生物群及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确定缅甸琥珀时代为距今约 1 亿年的晚白垩纪最早期。柯巴脂也是化石,也具有重要讨论价值。柯巴脂可以说是较年轻的琥珀,只是柯巴脂由于经历的埋藏时间短,时代更新,其硬度较琥珀略低,颜色一般较琥珀浅,性质较不稳定。柯巴脂中有的也含有昆虫等内含物,因为时代更新,内含物生物群更接近现代生物群。树脂是树木芯材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通过树皮流出,用以封锁树皮空隙,保护树木。同时,树脂具有防腐功能,还可以粘住啃食树木的昆虫。并不是所有树脂都能形成琥珀,只有少部分性质比较稳定的树脂,才能经历漫长的时间形成琥珀。现在有很多树都可以分泌树脂,如桃树、松树,但这些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