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综述[摘要]史料是开展历史讨论的基本依据。本文在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讨论状况简要回顾的基础上,重点就涉及这一领域的重要史料分类作出介绍和简要评述,同时结合自己的讨论体会,对这一领域史料收集、整理的重点及讨论思路、方法提出管见。本文拟就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讨论的主要史料分类作一综述。并结合自己的讨论体会,就这一专题领域的讨论趋势提出管窥之见,不妥之处,祈请批判指正。1980 年代初期,国内先后出版了两套重要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汇编,分别是《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和张允侯等编著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994 年,郑名桢编著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出版。2024 年和 2024 年,又分别有赵静主编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和周永珍编著的《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问世。华工和有关老同志以及不少已经辞世的运动亲历者的亲属。很多人应邀专门撰写了回忆录或接受了访谈,其中就包括盛成、郑超膦等留法勤工俭学生及原留法勤工俭学会干事华林。书中收录了 24 篇回忆录,其中有13 篇为口述史料。《留法纪事:二十世纪初中国留法史料辑录》则充分吸收了 1990 年代以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讨论中发掘的一些新史料以及相关的讨论成果,对留法学生的姓名、批次、姓名异同、别名等作了详细魄考证,其内容应该是可信的。三、史料收集、整理的置点及讨论思路、方法的创新就我个人的讨论体会而言。除了要做更多的史料发掘和考证工作外,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深化作进一步的梳理和讨论:一是留法勤工俭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的分化和进展道路选择。以往的成果偏重于从党史的角度已有结论,客观性和深度显然不够。二是周恩来、邓小平、李富春等人的留法经历对于其治国理念的影响。这个命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都很强,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但是有重量的讨论成果尚未见到。三是关于党史讨论的,即旅欧组织与中国共产党其他早期组织的比较讨论。无论在组织建设方面,还是、作风建设方面,旅欧党团组织在实践中都逐渐形成了很鲜亮的特色。关于这一问题。应该有很多可讨论的地方。责任编辑 张荣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