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以选择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台湾是世界上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地震灾害后,台湾人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有效的地震生存、救灾和重建的經验。上下一心,全民救灾发生在 1999“”年的 九二一 南投大地震,规模达到 7.3 级,共 2400 多人罹难,一万多人受伤,是台湾百年来最严重的地震灾难。在这场地震发生以后,台湾人上下一心,患难与共,台湾军队、消防、警察、民间团体,联合来自其他国家的救难组织,纷纷投入到救灾“”的行列中,体现出 在上帝面前、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是一家人 的精神。政府与军队是救灾的主力军。在九二一大地震发生后 43 分钟,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就下令军队赶赴现场,在受灾地区设置指挥部,全面投入救灾。地震发生的当下,现场是一“片紧急、混乱,甚至失控的状态。为了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效率,李登辉下达命令说 这 3”天不管什么法律了,就好好救人 ,由是军队临时有了现场救灾的最高行动权力。民间捐款和民间组织也是九二一大地震救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慈济基金会非常关注灾民的心灵创伤,他们派出慈济医院的精神科团队,进驻南投为灾民服务,给灾民带去了精神抚慰力量。就是这样,在各个民间团体的通力合作之下,使得救灾更深化、全面;也使台湾人明白,地震救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民众的事。深刻反省,用爱与创意重建家园台湾人的九二一地震救灾已算可圈可点,但还不是他们做得最好的部分。他们在灾后的不断反省、纪念与重建,才是一绝,堪称地震防治工作的模范教科书。政府军队在九二一地震救灾中表现出的混乱与失序,使《灾害防救法》的制定提上了日程。在九二一地震发生后得第二年 3 月,台湾立法院就制定与颁布了《灾害防救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灾害防救的种种政策问题。十几年来,台湾人在不同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里汲取教训,多次修订《灾害防救法》,不断完善灾害防救的工作。在制度性的反省以外,台湾人在九二一地震后的重建工作,甚有想象力。如台中市雾峰区的光复国中,在地震中受灾严重,教学楼坍塌,地皮隆起。台湾人却没有急着把废墟推倒了重建,而是把受灾建筑加固、围建起来,作为地震知识普及的活教材,建成了有名“”的 九二一地震教育园区 。在震后学校重建中,台湾关注教育的一些民间团体提出,应在校园的设计与规划里注入文化感、现代感,让校园重建与教育改革一同进行。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