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重大历史事件秦朝时期历史事件荆轲刺秦王公元前 227 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辞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如今传世之商鞅量,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从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规定的1 标准尺约合今 0.23 公尺,1 标准升约合今 0.2 公升。由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仔细的。商鞅还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南北朝时,各国度量衡的标准不一,如北朝魏、齐一斗等于古二斗(古斗指王莽时所定的标准),一斤等于古二斤;北周则一斗比古斗仅大百分之六,一斤比古斤仅多二两;南齐则一斗等于古一斗五升,一斤等于古一斤八两。长度方面,北朝一尺比古尺增二至三寸,南朝则增不到一寸。全国度量衡的不一致,给工商业进展带来很大不便,于是隋文帝作了统一的规定:隋一尺等于古尺一尺二寸八分,等于南朝的一尺二寸;隋一斗等于古斗三斗;隋一斤等于古三斤,并下令在全国推行。度量衡的统一对全国经济的进展起了推动作用。清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说:三代以来,权量之制,自隋文帝一变。唐承隋制,基本以此为准,唐以后虽稍有变动,但基本仍保持隋制。秦始皇统一的度量衡统一度量衡古代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全国统一施行。1 标准尺约合今 0.23 公尺,1 标准升约合今 0.2 公升。统一斗、桶、权、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书同文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从那时候起,采纳了比较方便的书法,规定了统一的文字。这样,各地的文化沟通也方便多了。这叫做书同文。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 213 年和公元前 212 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某些人认为秦始皇坑杀的乃是术士并不是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