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会遇到一个名词,就是录用线差,那么录用线差是什么意思,到底重不重要,如何根据录用线差选大学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举例说明。录用线差=大学录用平均分 — 录用批次线 (大学录用平均分=录用批次线 + 录用线差)录用线差等于大学录用平均分减去录用批次分数线(一本线、二本线、三本线),也就是说该大学录用平均分超过一本多少分,二本多少分,三本多少分。那么为什么录用线差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呢?因为每年高考试卷难度不一样,导致每年的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都不一样,在各批次录用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各大学录用分数就不一样了,但是基本上来说,只要不是爆冷或爆热的学校,各大学录用线差基本是变化不大的,至少近几年变化不大,就可以根据录用线差估算各大学录用平均分。我们以北京考生,报考北京大学举例说明,年份多参考价值高些。学校名称年份录用平均分一本分数线录用线差北京大学2024655500 155北京大学2024550400 150北京大学2024445300 145平均录用线差=(155+150+145)/3=150说明:数字只是为了举例方便,实际 2024 北京理科一本分数线是537 分,2024 北京大学在北京理科最低分数线是 671 分。 从表格可以看到,北京大学每年超过一本分数线大概 150 分,当然也要注意到每年超过一本的分数也有略微上涨,报考时也需要考虑进去。假如 2024 年北京理科一本分数线是 520 分的话,那么北京大学录用平均分预估就是 670=520(一本线)+150 分(录用线差)。假如你考了 670 以上的话,那么你被北京大学录用的概论就比较大了,当然也有掉档的情况,就是比你分数高的很多同学都报了北京大学,没有报清华大学,而北京大学录用人数是有限制的,只能录用前面的同学了。高考位次是什么?志愿填报时有多重要? 在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信息中提到的“位次法选大学”真的有如传说中的那么准确吗?答案是肯定的,使用“位次法”选大学,被录用的可能性极大。由于教育部对各高校在各省的招生都规定了一定的名额,即招生计划。一般来说,各高校在某一地区的招生计划变动不大,录用考生的层次变化也不会太大,因此考生根据自己在本省的位次情况,可以更精确、更科学地把握自己可填报的学校。但假如等到分数出来再了解“位次”的概念,就有些迟了。建议家长提前学习如何学会利用“位次”报志愿,也不至于在分数出来后手忙脚乱。一、高考位次是什么?所谓位次就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