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诗书二宜楼“数峰掩映近斜阳。水徜徉,古楼旁。一缕炊烟,楼外织悠长。梦里雕梁环画栋,谁叩响,木回廊。遥思楼里室家昌。织耕忙,饭茶香。岁月如圆,起止在何方。楼里春秋楼外羡,回首望,几沧桑。”轻吟浅唱中,曾和安的这首《土楼吟》让人悠悠地荡气柔柔地回肠。十年前在摄制二宜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专题片时,制片方引用了这首词作,并受此作启发,将片子拍得诗意盎然也荡气回肠。此后每当提及二宜楼,我的脑海里立马回荡起这首歌的旋律,心緒如烟缭绕,圆圆的飘进土楼里的每一个角落,而此时也能静下心来,隔空触摸和体味土楼里的每一处肌肤和那悠悠的气息。但我仍然不知道怎么来形容和描述我心中的二宜楼,好像一切形容词都无法成为它的定语。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建筑科学、设计精致、布局合理、内涵深厚等铿锵字眼也不足于完全表达它的博大与精深,阐释它的蕴含与意旨。远远地看,二宜楼如一座孤独的楼王城堡,雄踞在大地上,素墙黛瓦,质朴大方,刚气十足,让人总觉得有一种引力,吸附着,引领着,走向它,进入它。只有穿越过那大门的通廊,再绕过天井,圆内的世界便豁然开朗。然而,这只是视觉上的瞬间镜像,你却还远未触及它的精华与内核,它们散布在土楼里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每一片墙每一根梁柱每一扇门窗,以及足下的每一块地方,只要你富含和足够的想象力,它们便会时刻撩动着你的心波。这里,其实就是土楼梦里的大观园。在和它对视的那一刹那,仿佛都有一种暗语,在启示着什么。圆,它圆得大,直径 73.4 米,有体魄有胸怀有容量;高,它高得高,达 16 米,算当时民居巨人,可仰视可平视;固,它固若金汤,墙基 2.53 米,墙体浑厚,根基扎实;秀,门窗石刻,精雕细琢,意味深长;华,雕梁画栋,壁画彩绘,光辉炫目;雅,它雅俗共赏,楹联诗书,哲理文言,浮想联翩。在如此庞大建筑物面前,瞬间的自我也许会顿觉有些渺小。然而,这种感觉转瞬即逝,一种祥和慈善之感油然而生。越走近,越亲切。这,或许就是圆土楼创建者最可贵也最高超之处吧?以圆的形貌构造生活空间,融通环复,畅风润气,气概上高大而不威逼,心理上宽广而不空洞,以达“天伦和处好,世味淡中长”的朴素理念。“宜人钟大地,山明水秀;瑞气绕高楼,燕贺莺迁”“宜人垂今范,竹苞松茂;瑞世著休徵,凤起蛟龙”,细读祖厅上的柱联,远眺楼外山景,俯视圆楼庭院,似乎就可以想象土楼人家的圆居生活是怎样的生生不息。然而,你也许想象不出近三百年来的世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