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如何用药的方法有效1.肝炎患者体内内毒素含量较高,机体处于超敏感状态,对于药物中的微量毒素敏感,无论是口服或注射给药,均较正常人群容易发生过敏,所以用药时需格外注意。尽量杜绝多种药物合并混合输液,因为混合后的药物微量毒素可以累加超过限量,容易引起过敏。由于过敏反应的种类和表现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中药注射液、生物制剂、抗生素等药物原则上应单独输液。2.用药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饭前还是饭后使用一定要搞清楚。拉米呋啶、泛昔洛韦等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食物不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可以在吃饭时同服;中药复方和中成药,一般不受食物影响,多在饭后服用;降黄药物思美泰片剂必须在两餐之间整片吞服,熊去氧胆酸片不宜与消胆胺或氢氧化铝等合用;胃动力药物,如吗叮啉、普瑞博思,应该于餐前 15~30分钟服用。3.一些肝病患者常用药物,服用时必须注意:调整肠道功能的微生态制剂中,死菌制剂(整肠生等)可与抗生素合用,活菌制剂(培菲康、丽珠肠乐等)不宜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口服补钾药物补达秀缓控释制剂,应该整片吞服,排便时,药片完整排出。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应该于饭前半小时~1 小时空腹口服。吡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应与食物同服,以减轻胃肠道反应。4.需要含服的药物有复方甘草片、华素片、西瓜霜、心痛定。不能嚼服的药物有洛赛克、得美通,美施康定等。肝炎的种类1、甲型病毒性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肝炎,通常是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经口传播的,其特点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发热、全身无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下降、恶心、腻油、可伴有腹泻,继之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肝区痛苦、肝功能异常,这就是急性黄疸性肝炎,也有一部分不出现黄疸称为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本型预后良好,一般不引起肝脏慢性病变。2、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是传播最广泛,传播途径复杂的肝炎,除血液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外,密切接触,饮食亦为其传播途径,与甲肝相比,乙肝起病相对较慢,埋伏期长。急性期可有发热、腹泻、恶心、纳差等症状,但发生率低于甲肝。部分患者可变成慢性,反复发作,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迁移性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仍可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慢性患者少部分可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3、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HCV),一般通过血液传播,患者多有输血、输血制品史。起病隐匿,病情相对较轻,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ALT)呈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