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2 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陈“义汉教授在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作了一场精彩的、题为 心脏病精准医学”展望 的主题。在中,他介绍了精准医学理念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应用进展。陈义汉教授强调,精准医学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等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干预医学。精准医学是医学的极致,其本质是个体化医疗;精准医学是循证医学的升级版,也是转化医学的终极版。当前我们亟需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和疾病资源优势,加快建立符合我国人群遗传背景和疾病特征的诊治标准和方案,形成中国的精准医疗体系,推动我国相关技术快速进展。精准医学是未来医学进展方向陈义汉教授介绍说,精准医学理念的首次提出,源自 2024 年美国国家讨论理事会的一份报告。2024 年年初,基于美国科学院、美国院、美国国立卫生讨论院和美国科学委员会的倡议,美国政府正式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精准医学讨论集合了诸多现代医学科技进展的知识和技术体系,体现了医学科学进展趋势,代表了临床实践进展方向。精准医学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响应,成为各国竞相布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是未来医学的重要进展方向。美国先后启动了百万人群队列项目、精准肿瘤学项目、专病基因组测序项目等,并通过了《21 世纪治愈法案》,从法律层面保障精准医学计划的开展。2024 年 3 月,科技部召开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精准医疗计划。日本、韩国、荷兰、冰岛、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沙特阿拉伯等进展中国家也都集中推出大规模人群测序计划,促进精准医学的进展。在精准医学正式提出前,多个国家已初步具备了精准医学讨论基础。早在 2024 年英国就实施了 10 万人基因组测序计划并成立了精确癌症讨论所,通过建立精准医学孵化器中心“网络和绘制全英精准医学基础设施地图,推动资源整合利用。中国从 十一·”五 开始“在 863”计划中布局了与精准医学的相关讨论。目前我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讨论处于国际前沿水平,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地和团队,分子标志物、大数据等讨论进展迅速,特别是部分疾病临床资源丰富、病种全、病例多、样本量大,表明我国精准医学基础并不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是人口大国,临床资源十分丰富,是精准医学讨论和实践的沃土,有望在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讨论领域取得突破。陈义汉教授说,精准医学是循证医学的升级版,是转化医学的终极版。精准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