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连环画的创新与有关人士商榷摘要:至今还记得我看到的第一本连环画是《战火中的青春》,那是一本被多人反复传着已经破的不见首尾的“精神食粮”。现在也不知道那本书的封面是什么样子。八九岁是我就成为了孩子们中的无冕之王,常带领他们拾些碎玻璃到采购站换些小钱,竟然常能买几本“小人书”集体分着看,不久孩子们就在我的期望中渐渐忘却了这些“成果”,书自然就归我名下了。那是我就品味了“狡黠”的甜头。关键词:连环画;创新1974 年早春的一天我经过公社驻地,虽然身无分文但还是忍不住到书店过过眼瘾,突然我发现了一本《连环画报》,他虽然与小人书一样有图有文,却不需一页一翻,且有精致的单幅画作。林墉绘制的《西沙儿女》更使我爱不释手,一股强烈的占有欲顿时使我咋喜又愁,两毛钱从何而来?我马上想起了碎玻璃,可我找遍了村头沟下却一无所获。不愿放弃的我又跑到采购站浏览标明收购项目的宣传画。忽然我发现地图中赫然有“无贼板”的项目,我马上跑回沟中,收拾起刚才发现的乌贼板送到采购站。好险呀!不多不少正好两角,也许是我与连环画先天有缘,才有此奇遇……连环画是中国最古老的画种之一。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墓室壁画就有着连环的意味,而《韩熙载夜宴图》更是一组卓立千秋的连环名作。新中国成立后创刊的《连环画报》起到了以经带纬的主导作用,许多美术名家如陆俨少、程十发都加盟连苑,而徐燕孙、刘继卣、贺友直、王叔晖、王弘力、戴郭邦等连坛名家更是佳作迭出,使连环画事业异彩纷呈,为人所喜闻乐见。对于连环画的如何复兴,是我多年的苦索,现将拙见数条呈奉给大家,不知是否有尺寸可取。1.以线描为主,以其他画种为辅。线描形式的连环画是国人最喜爱欣赏的画种,其表现力强,创作快捷,是别的画种难以取代的。其他画种如油画连环画虽有精致之作,创作周期却太长,连环起来实在很难,铺之作为封面等彩页,则实在很好。2.以写实为主,以变形为辅。写实是艺术的永恒载体,大多为人称道的连环画都是写实的,如《鸡毛信》、《山乡巨变》、《白毛女》、《十五贯》等。当然,变形手法的连环画也佳作不少。但过多提倡变形最易使“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假如纯用写实手法,久之也易流于呆板无奇,所以连环画形式之兼收并蓄也是很重要的。3.以国内作品为主,引进国外作品为辅。国内作品自不必言,国外作品在一定限量内经过精选,作为“他山之石”确乎非常必要。去年《连环画报》发表之法国连环画《金牛座的故事》瑰异阔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