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阿 q 正传心得体会范文 1000 字读完《阿 Q 正传》的心得感想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于 1881 年 9 月 25 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原名叫周樟寿,字豫才,18 岁改名树人。鲁迅这个笔名是他在 1918 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才开始用的。阿 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只靠给人家打短工来维持生计。在他身上,最显着的特点是精神胜利法:自甘屈辱,自甘轻贱,而又自我解嘲,自我陶醉。他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是阿 Q 这样的下层农民所特有的,也反映出某些国民性。当时的统治者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面对丧权辱国的形式,仍然自称天朝,沉醉在东方的精神文明的安慰中,鼓吹中国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也是阿 Q 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放眼今朝,社会在不断地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可是仍然有许多的阿 Q 不学无术、游手好闲,整天怨天尤人,不求上进,慢慢的堕落成为社会负担,这些人既可悲又可怜。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这是鲁讯用《狂人日记》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赵太爷父子是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在小说中,他们基本上没有表现出善性,而是因富贵尊显而骄横,又因腐败没落而怯懦。他们剥夺了阿 Q 的最低的生存权利。他们自己可以妻妾成群,却以封建礼教的维护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吾妈求爱的阿 Q,当革命的风声传到未庄,他们卑谦地称阿 Q 为老 Q,当看到革命风暴势不可挡时,他们又投机钻营,成为革命队伍中的破坏力量。在塑造阿 Q 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 Q 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 Q 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此外,鲁迅先生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鲁迅先生创作《阿 Q 正传》的意图可作如下陈述:着眼于启蒙,写出旧中国的人生,主要是广阔受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而又愚昧落后的人生,希望改良这悲惨的人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读《阿 Q 正传》得到的感想众所周知《阿 Q 正传》不仅是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杰出的小说,所谓旷代文章数阿 Q。小说集中塑造了一个充满精神胜利的阿 Q 形象,这一形象不仅高度概括了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共同特征,而且概括了当时整个中国人的某些人性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