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竞赛的过程,争取主动,应该也完全可以事先设计场上的问答和自由辩论的战场。 (一) 设计原则 1、以我为主的原则 辩论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场上主动权的把握。因此,在问答与自由辩论的方案设计中,应该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根据本方的立场与辩论方案,在扩大本方优势、抑制对方优势;回避本方劣势、突出对方劣势的基础上制定有关问答与自由辩论的方案。 2、知己知彼的原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辩论不能搞一厢情愿,对方设计辩论方案的原则也是利己的,因此对于对手的优势不可低估,对其劣势也不可夸大;甚至应该把对手的优势估量得多一些,对本方的劣势估量充分。这样设计的方案取胜的把握比较大一点。 3、灵活机动的原则 切忌制定死方案,以不变应万变的战术只能应付一时,不能应付整场舌战。更何况辩论态势变化瞬息之间,堤溃蚁穴之事难以预料。对垒双方都以奇为胜算之前提。临场应变能力不能只靠辩手的天赋,更应立足于多算。所以实施灵活机动的原则的基础还在于辩论预案有应付各种变化的对策,实际场上变化虽不能俱收并蓄,却也十之八九,基本有数,舌战中供辩论队和辩手灵活运用。 4、最佳方案原则 方案设计是一个反复权衡、反复修改的过程。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设计的方案,经过以他为主的检验,发现攻防上的弱点,对竞赛预案进行一次以我为主的修改、调整;然后再以他为主寻找本方的漏洞,再次修改方案;反复这样的过程直至得到满意的方案。 (二) 问答设计 辩论中的问是主动进攻。应根据分析针对对方可能存在的弱点提出问题,最好能将总是组成一个陷阱;有时可能针对对方立场上的逻辑难点提出问题。例如,在人性本善的辩论中,正方的逻辑难点是:本善的人性何以产生现实人性中的恶反方的逻辑难点是:本善的人性何以产生现实人性中的恶在该场竞赛的自由辩论时,正反双方的确都紧紧抓住这个主要问题不放。 答是被动的防备,对方提出什么问题不可能事先完全预料到。但是,自己弱点自己心中有数,可以有针对地准备辩护的方案。 就而言,回避回答固然是一种,但在实际竞赛时不宜多用以攻为守的技巧,用多了,给评委和观众一种心虚的感觉;假如辩论双方都实行以攻为守、回避回答的做法,其结果是辩论(尤其是自由辩论)没有交锋,必定降低辩论的欣赏价值。所以,对于对方提出的问题,大多数的情况下应该给予回答。 盘问阶段规则要求:不得回避对方的提问,要求做到有问必答。作预案时要事先分析对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好几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