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治疗策略及其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前景摘要:中医辨证论治是建立在整体观理念上体现个体化诊疗和动态治疗的技术。然而,目前中医临床试验常常采纳的随机对比设计并不能体现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和动态治疗观。适应性治疗策略是根据个体患者不断变化的状态调整治疗措施的一组决策规则,整个决策过程体现了个体化治疗和动态治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一个适应性治疗决策的过程。因此,在开展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时,引入开发最优适应性治疗策略的设计方法可以真实客观反映不同治疗策略的疗效。在已发表的国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已有一些探究开发适应性治疗策略的临床讨论,而国内真正使用适应性治疗策略的临床讨论还鲜有报道。本文详细介绍了适应性治疗策略的概念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并概述了 3 种能够考虑远期疗效并能比较不同适应性治疗策略整体疗效的方法,以期为未来在中医科研工作中开发最优临床路径奠定基础及提供新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关键词:适应性治疗策略;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在临床实践中,当初诊使用的治疗方法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时,主治医师会在随诊时适当调整用药以期达到更好治疗效果。因此,为了使临床科研中治疗效果更接近临床实际治疗中的疗效,从而使临床科研中的讨论成果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临床科研设计中也应该根据患者不断变化的病情调整治疗措施,把多个阶段的治疗措施作为一个整体治疗方案进行讨论。适应性治疗策略(adaptivetreatmenttrategie,ATS)的目的是提供疗效最优的治疗措施。相对于标准的非适应性单一治疗方法,ATS 更接近临床实际情况。在标准的非适应性单一治疗方法中,治疗措施不会因个体特征和需要不同而改变。而在 ATS 中,治疗措施会随着个体特征的变化而改变,以及同一个患者的治疗方案会随着时间推移进行调整改变。1 适应性治疗策略ATS 具有适应性调整和连续治疗决策的特点,又称为动态治疗方案(dynamictreatmentregime),从临床医生角度来看,是指根据个体患者不断变化的状态调整治疗措施的一系列连续的决策规则,同时把患者的治疗史和治疗效果考虑进去。每一个决策规则指示如何根据患者的信息(如遗传特征、人口学特征、临床诊断结果、治疗史、既往治疗的疗效等)决定患者应该接受哪些治疗措施。从患者角度来看,ATS 是一系列连续的治疗措施,每一个治疗措施对应患者的一种健康状态。通过一个指导临床实践的系统的决策规则,可以实现个体化诊疗。如临床管理艾滋病患者,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