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佛像天国与尘世的媒介传统金铜佛像的浇铸首先是一件供信徒礼拜的圣物,而后才是一件艺术品,对虔诚的信徒而言,创作佛像作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艺术本身,而在于这一行为所聚集的无量功德。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乃至非洲和美洲,雕塑的发生与进展似乎都与各自文化中的宗教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雕塑似乎成为早期先民凝聚天国和世俗世界的特别媒介。雕塑所表达的对象往往都具有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性和神奇性,但同时在其间融入的世俗的仰慕和无奈以及希冀都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在西藏的雕塑艺术中,宗教雕塑、即藏传佛教雕塑一直都是西藏传统雕塑艺术中的主流和精华,它将佛教后期“像教”的趋势进展到淋漓尽致、登峰造极的程度。从现存作品数量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宗教艺术在规模、数量上能与之匹敌。藏传金铜佛像雕塑可以追溯到佛教传入前的古老西藏,据《新唐书·吐蕃传》等著名的汉文古籍记载,古代西藏在佛教传入之初就不仅有了成熟的金铜雕塑作品,其中一些上乘佳作还成为重要的馈赠品。如赞普松赞干布向唐皇室请婚的彩礼中,用黄金制成的各种器物,数量多至“千斤”;646 年松赞干布的重臣禄东赞又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 7 尺多高、用黄金铸成的金鹅,祝福唐太宗东征马到成功。动物雕塑是佛教传入西藏前和传入之初西藏金铜雕塑的主要题材,疑与佛教传入前古老的苯教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如源于日喀则的青铜护身符,造型十分奇特,由四只连体鸟组成,其中每只鸟均为一身双头。此外,则布隆地区出土的十二生肖动物雕塑已开始上色,用圆形来体现时间和空间,下半部凹形的构图中分别雕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猴、鸡、狗、猪等生肖,上半部分横列造型有佛教的宝伞、金鱼、宝瓶、莲花、右旋白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瑞祥。它的重要性在于体现了佛教传入西藏后古老文化信仰和佛教文化的融合。这些实物和文献记载充分证明,在佛教传入西藏前,西藏就已存在比较成熟的金铜雕塑传统。据藏文史料记载,佛教雕塑最早于公元 6 世纪左右出现在古代西藏的王宫。在拉脱脱日年赞时期,天上突降四种密宝,当时藏人出于对天神的崇拜和仰慕,尽管对佛教的四种密宝一无所知,仍将其作为圣物供奉在雍布拉康王宫中。这四件密宝中就包括后世极其流行的佛塔。尽管这则神话传说已极其遥远,无从考证,但却表明佛教雕塑艺术是随佛教传入而进入古老西藏的,并在西藏本土雕塑艺术传统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中原内地、尼泊尔等佛教艺术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