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 35 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 例。参照组中,男 22 例,女 13 例;年龄 27~57 岁,平均(37.80±1.66)岁。试验组中,男 23 例,女1.2 方法1.2.1 参照组采纳常规药物治疗。采纳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厂家: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1020557),第 1 周给予0.5g/次,3 次/d,第 2 周给予 0.8~1.0g/次,3 次/d,并予以双氯灭痛,50~60mg/次,3 次/d,15d 为 1 个疗程,共 1 个疗程。1.2.2 试验组采纳常规药物治疗加中医针灸治疗。常规药物治疗方法同参照组,并选取脊中、陶道、大椎、腰阳关、命门、阳陵泉、至阳、华佗夹脊、筋缩、腰俞穴位,使用 1.5 寸的针,实行平补平泻中医手法,留针深度 30~35mm/次,1 次/d,15d 为 1 个疗程,共 1 个疗程。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 评分),VAS 评分为 0~10 分,0 分为无痛,10 分为剧痛,得分越高表示痛苦程度越严重[4]。(2)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5]。显效:实施对应治疗后,患者的腰痛及晨僵等相关症状消逝,药物治疗剂量减少,患者的腰椎相关功能恢复至正常;有效:实施对应治疗后,患者的腰痛及晨僵等相关症状缓解,关节的肿胀及痛苦次数减少,仍需使用药物治疗;无效:无法满足以上标准。总有效=显效+有效。(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6]。应用软皮尺放在患者第四肋的间隙水平位置,测定患者的深呼气及深吸气之间的胸围差,胸廓活动度越高,表示效果越好。脊柱活动度是对患者的脊柱活动度予以检查,脊柱活动度越高,表示效果越好。(4)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1.4 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试验组强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廓活动度和脊柱活动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胸廓活动度、脊柱活动度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2.4 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比较试验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