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如何在碎石粘土层成桩论文导读:钻孔灌注桩技术,因其对各种土层的适应性强、无挤土效应、无震害、无噪音、承载力高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钻孔灌注桩穿越碎石粘土层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对穿越该类土的设计施工提出一些看法,从而为同类土层中设计钻孔灌注桩时桩端土层的选取提供参考。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碎石粘土层,成桩钻孔灌注桩技术,因其对各种土层的适应性强、无挤土效应、无震害、无噪音、承载力高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对于一般粘性土、填土、淤泥质土及砂土等,穿越方便,成孔效果较好,而对于碎石粘土则不宜采纳。本文就钻孔灌注桩穿越碎石粘土层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对穿越该类土的设计施工提出一些看法,从而为同类土层中设计钻孔灌注桩时桩端土层的选取提供参考。科技论文。1.工程地质概况及试桩情况某建筑工程,四层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度为 17.2m,跨度 9m,楼面设备荷载最大为 14kN/m2.设计最大单柱荷载为 3600kN.该工程地处系旧城改造老宅基地,山脚坡积型地层。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土层分布及特征如下:①杂填土,厚 3.9~4.8m;②粉质粘土,饱和,软塑,厚 0.4~0.9m;③淤泥质粘土,饱和,流塑,厚 0.3~6.3;④粘土,可塑~硬可塑,厚 1.6~5.1m;⑤淤泥质粉质粘土,厚 0~4.0m;⑥-1 含砾粉质粘土,硬可塑,厚 0~7.5m;⑥-2 含碎石粘土,可塑~硬可塑,厚 2.7~5.4m;⑦全风化泥岩,可塑,厚 4.2~7.2m,⑧-1 全风化炭质泥岩,饱和,可塑,厚 1.6~2.2m;⑧-2 强风化炭质泥岩,厚大于 6.2m,未穿。根据建筑物荷载及土层分布情况,地质勘察报告建议,采纳钻孔灌注桩设计,以⑧-2 层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 0.5m,平均桩长 28m,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以 1000 钻孔灌注柱为例取 2570kN.2.处理方案及结果根据以上情况,地质勘察、设计及施工各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种方法:在钻至⑥-2 层顶面时,改用人工挖孔进入一定深度,以该层为桩端持力层。桩下部扩底,以增加单桩承载力。该方案工期增加不多,但人工挖孔深度较大,且部分桩的直径将由 600 改为 800.该深度单桩承载力下降较大。经计算,以 1000 桩为例,单桩承载力仅为原设计值的 48%,需修改设计,将单柱单桩改为多桩承台。科技论文。且其下为软弱下卧层,厚度较大,而本层局部厚度较小,小于 4 倍桩径,作持力层不够理想。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