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_第1页
1/6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_第2页
2/6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2015 年 11 月 17 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社会资源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调整后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其分为六大类 459 项,包括粉尘类(52 项)、化学因素类(375 项)、物理因素类(15 项)、放射性因素类(8 项)、生物因素类(6 项)、其他因素类(3 项)。二、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性有害因素、物理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和其他有害因素。下面主要介绍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常见的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1)生产性毒物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砷、锰等。有机溶剂:如苯及苯系物、二氯乙烷、正己烷、二硫化碳等。刺激性气体:如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等。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三硝基苯、联苯胺等。高分子化合物:如氯乙烯、氯丁二烯、丙烯腈、二异氰酸甲苯酯及含氟塑料等。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2)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粉尘、水泥尘及各种有机粉尘等。2.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高气压等。(2)噪声、振动。(3)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4)电离辐射:如 X 射线、γ 射线等。3.生物因素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虫,如兽医和牧民可能暴露在布鲁氏菌中,护林工人可能暴露在森林脑炎病毒中,医务卫生人员和警察可能暴露在生物传染性病原中。三、职业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2013 年 12 月 23 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了调整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共有十大类 132 种职业病,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9 种)、职业性皮肤病(9 种)、职业性眼病(3 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