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必过1.周邦彦“集词学之大成”2.姜夔,南宋诗人,号白石道士,姜词的独特风貌——“清空”3.李渔的戏剧理论《闲情偶寄》4.苏州派剧作家以李玉为首,李玉的代表作《清忠谱》5.《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7.元杂剧的体制及形式特点:元杂剧的基本结构形式为四折一楔子,元杂剧的脚色分为四大行:旦、末、净、杂,元杂剧以曲辞为主要部分,以宾白和科泛为辅助部分。宾白以唱为主,以白为宾。两人对说为宾,一人自说为白。有关动作、表情、效果等舞台指示叫做“科”。8.散曲的体裁分小令、套曲(套数、散套、大令)两大类。9.马致远的散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风格以豪放为主,兼有清逸的特色。10.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高度的综合性、浓厚的抒情性、表现方法上的程序性和虚拟性。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是温州杂剧和北杂剧。11.元杂剧历史剧以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最为出色。12.元代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13.南戏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标志着戏文的最高发展和传奇的初步形成。宋元南戏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到四大传奇,南戏的体制、规模、结构、风格由不定型逐步走向定型。高明的《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中兴之祖”,标志着南戏的成熟、定型,为南戏发展奠定基础,对唱腔影响深远。14.公安派以袁宏道、袁中道为代表,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15.吴江派(沈璟)偏重于舞台性而临川派(汤显祖,哲学思想——至情论,以情反理,与宋明理学对立)偏重于文学性。 16.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四位元杂剧家,其代表作分别为《窦娥冤》《梧桐雨》《汉宫秋》《倩女幽魂》。临川四梦指汤显祖的四部作品《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临川四梦”的四个梦境演绎了纷繁世间事,四个梦境千变万化总是情。章回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其特点是分回标目、段落整齐、故事连接、首尾完整。这种形式有萌芽到成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苏门四学士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 、张耒四人。他们受到苏轼赏识荐拔,四学士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