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7关于发布公司施工方案经济性比选案例库的通知(第一版)司属各单位:根据《中建三局项目价值创造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系统体系建设,做好技术源头管控,提升技术支撑力度,落实方案经济性比选工作,确保方案最优夯实降本增效,实现科技支撑低成本建造,特建立公司施工方案经济性比选案例库。本案例库总体遵循区域化、系列化的编制原则,并充分结合在建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业主需求、材料供应等情况对各分部分项工程不同施工方案的经济性、先进性、质量、安全、工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本案例库共包含12个分项工程178个方案的比选,共涉及126个项目。现将本案例库予以发布,请各项目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充分参考相关内容,落实方案经济性比选工作,夯实方案最优,助力低成本建造。附件:《公司施工方案经济性比选案例库(第一版)》2/287《公司施工方案经济性比选案例库(第一版)》第一章总体概述1、地基处理工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施工方法有换填地基、压实和夯实地基、复合地基、注浆加固、预压地基、微型桩加固等;本次就换填地基和强夯地基进行对比。(1)基本情况1)换填地基按其回填材料不同可分为素土、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混凝土地基等。素士换填是指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回填较好的素土(夯)压实,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砂石换填是指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回填级配砂石,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换填材料是将不同粒度(颗粒大小)的砂石按照一定的设计比例混合而成的级配砂石。混凝土换填是指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分层回填素混凝土,成为良好的人工地基。换填材料为低标号素混凝土(如C15)或毛石混凝土。3/2872)夯实地基可分为强夯和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强夯是指利用大型履带式强夯机将8-30吨的重锤从6-30米高度自由落下,对土进行强力夯实,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及压缩模量,形成比较均匀的、密实的地基。序号施工方法优点缺点适用性1素士换填(1)适用范围广;(2)施工工艺简单;(1)材料要求严格、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控制要求高;(2)施工受天气影响大,压实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3)工期较长,每层填实后,测试该层压实系数达标后方可铺填上层。(1)适用于浅层地基、区域性特殊土质(如膨胀土、冻土、湿陷性黄土)的处理;(2)处理深度在通常3nl以内时较为经济合理。2砂石换填(1)适用范围广;(2)较素土换填施工更快,沉降可控,易达到压实度要求;(1)材料要求严格,需按设计比例配置;(2)材料费用较高;(1)适用于浅层地基、区域性特殊土质(如膨胀土、冻土、湿陷性黄土)的处理;(2)处理深度在通常3nl以内时较为经济合理。3混凝土换填(1)适用范围广;(2)施工工艺简单,工效高;(3)换填质量好,密实度高。(1)材料费用较高;(1)适用于对承载力有一定要求的浅层地基处理;4/2874强夯(1)适用范围广;(2)施工工艺简单,工效高;(1)施工时振动和噪声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1)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3)对深层地基加固效果显著;(4)节省材料,经济性好。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2)不适宜直接处理饱和软土,处理深度一般为3T0叽(3)经济性对比不同地区的换填材料价格不尽相同,相同工程量下,素土换填成本最低、级配砂石换填次之、混凝土换填成本最高,且随换填厚度的增加换填费用呈线性增加;强夯地基的成本与强夯面积关系较大,与处理厚度关系不大。(4)方案比选1)从地基处理深度考虑,三种换填处理深度通常在3m以内,强夯处理深度一般大于3m,当需要处理的软弱土层深度超过3m时,首选强夯方案;2)从地基处理效果考虑,强夯〉混凝土换填〉级配碎石换填〉素土换填。2、基坑支护工程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基坑支护施工方法有灌注桩排桩围护墙、板桩围护墙、咬合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SMW工法)、土钉墙、地下连续墙、水泥重力式围护墙等。5/287(1)基本情况灌注桩排桩支护通常由支护桩、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根据支撑情况可分为悬臂式支护结构、锚拉式支护结构、内支撑支护结构和内支撑-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