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转型张维迎2015 年 7 月 13 日经济学的缺憾• 实证上讲:并不是对市场和人类行为的良好的、准确的描述;• 规范上讲:并不能为政策提供合适的、正确的指导。对经济学的反思• 经济学本来是证明市场有效性的理论,但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和对政策产生最大影响的却是“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理论的谬误:– 外部性导致的失灵;– 垄断导致的失灵理论;–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失灵;经济学转型的四个方面• 从资源配置理论到人类合作理论;• 从功利主义 (utilitarianism) 到权利主义(contractarianism, libertarianism) ;• 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 从只关注利益到同时关注理念。经济学研究什么?• 经济发展?变化?财富的创造?– 亚当 · 斯密:市场是如何通过自利和竞争使国民财富增加的?• 还是均衡?稳定?财富的分配?– 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如何达到均衡的?财富分配的?• 哈耶克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交换,而不是配置;从资源配置理论到人类合作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是静态的,合作理论是动态的;• 配置理论强调“效率”,市场是资源有效配置的方式;合作理论强调“公平”、“互利”,市场是人类合作的制度;• 配置理论不讨论分工、技术进步、市场规模;• 企业家精神;• 信息,信任,组织;• 制度:法律,社会规范,道德。以“反垄断理论”为例• 配置理论:大企业导致市场垄断,损害效率(唯一的好处来自规模经济);所以需要反垄断法;• 合作理论:没有大企业,就没有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就不可能有大规模的合作,市场就不可能有效率;市场竞争不存在垄断,真正的垄断是政府强加的垄断。分工技术进步与创新经济发展市场交易与市场规模改进的斯密经济增长模型企业家什么是好的制度?• 按照配置理论,最大化社会福利(效率)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按照合作理论,最能推动人类自愿合作的制度才是好制度;•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从功利主义到权利主义• 边沁的功利主义:– 个人功利主义:个人效用最大化;– 社会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最大化。• 功利主义:目标的正当性证成手段的正当性;评价标准完全是后果主义的( consequentialism)• 市场是工具性的:对市场的拥护是基于“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但是有条件的:如果自由竞争不利于“效率”,就支持政府干预(如存在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支持收入再分配政策;• 功利主义对产权和自由的支持也是工具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