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二、经典的书很枯燥。很多经典图书,阅读的时候需要反复思考,当阅读的时间过长时,就会失去兴趣。而能把道理讲得深化浅出,值得阅读,更是寥寥无几。这时需要想办法提高阅读的兴趣。我目前的使用方法有:(1)不定期反复多次阅读(3)跟阅读过这本书的人,互相交换心得(4)制作并分享思维导图、阅读笔记和心得(5)在网上搜索这本书的评价和读后感(6)使用主题阅读,来阅读多本主题相近的,观点互相补充(8)把书中的观点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出来,想办法去实践,看看问题所在。(9)把老的观点与最新的观点相互验证。很多书中的观点,局限于当时的年代和环境,不一定正确。当跟最新的观点互相验证时,就会发现论点和论据已经改变,最终的结果也需要相应的改变。四、图书的质量变差了,没有必要从头读到尾。现在很多书名和观点都是标新立意,比如有一本书叫阅读致富,书中说到很多富翁的都是通过阅读才致富,书中生搬硬套很多故事。当时我就在想,这个王八蛋怎么不写本喝水致富、吃饭致富、运动致富。现在的书有 40%-60%书只看一个目录就足够了,书中的内容就是通过大量例子和故事来证明目录的内容,根本不需要把整本书都阅读一遍。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读书时观其大略,记其精粹的观点。而快速阅读的核心就建立在这八个字上:观其大略,记其精粹。强烈建议大家去学学速读,这会给你节约大量的时间。五、当你在一个领域中成为专家之后,就会发现80%以上的书都是在重复已经有观点,讲述不同的故事。只有很少的书值得阅读。有人在网上列出一个记忆方面书籍清单,一共 200 多本,我阅读过 90%以上的书,觉得这些书说的东西大同小异,读个三、五本就足够了,剩下就是反复的练习,而 1000 个或 1 万人阅读过的人,可能只有一、二个人能坚持练习,其余的人都在怀疑书中的内容,而没有开始练习或只坚持几天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