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的记叙文阅读1、记叙文六要素——文意概括。2、记叙文的含义——词句理解。3、记叙文的手法——修辞表达。4、记叙文的结构——作用辨析。5、记叙文的拓展——理解感悟。一、记叙文的六要素二、概括文章大意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 9 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赶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温和呢,到真冷了再说。”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搁了电话。 概括文章大意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日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 7 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答题思路时间:一天上午九点(一个寒潮初袭的早晨)地点:在老王家中人物:老王起因:老王担心在武汉的儿子而给他打电话经过:儿子表现的不耐烦,而远在哈尔滨的老母亲也打来电话,对儿子嘘寒问暖。结果:老王感受到生活中往往是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而儿女对父母少有牵挂。手法对对碰三、记叙文写作手法总结对比象征悬念承上启下衬托手法欲扬先抑前后呼应讽刺手法答题思路:这篇文章全篇(或者某一处)采纳了……的写作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的相关句子或对文意的概括),使文章……(写出该手法的作用)识记:各类写作手法好处总结1、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2、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予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3、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带给读者探究与阅读的动力。4、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面的内容,使衔接自然而不突兀,应用于过渡句和过渡段。5、衬托手法——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6、欲扬先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