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范文一、咸丰县县域社会经济概况咸丰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鄂、渝、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属老、少、边、山、穷县,有湖北西大门之称;在古代亦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全县版图面积 2550 平方公里,辖 11 个乡镇,185 个村,总人口36.48 万人。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 16 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67.6%。境内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为 47.5%。矿产资源丰富,可供开采的矿产达 13 种。自然风光绚丽,有着丰厚的人文景观。在我县长期的历史进展进程中,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南剧、干栏吊脚楼建造技艺、刺绣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县各民族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支撑全县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效保护和利用好这些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是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为仔细贯彻落实《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文化部门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县、乡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配合,保护工作迅速启动并全面开展,全县上下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现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报告如下。一、取得的成效(一)全面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2024 年 6 月,我县正式启动非遗普查工作,县文体局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和《普查方案》。在当年全县半年会上,县文体局对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明确非遗保护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文管所为责任主体,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全力参加配合。同时,普查工作还被列入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年度工作目标合同管理。为解决设备欠缺问题,文体局购置了电脑、桌椅,还派人专程到武汉购置了摄影、摄像、录音等设备器材。为提高普查人员的业务素养,文体局召集乡镇文体中心、文化馆、剧团、文管所等单位职工培训会,仔细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州各级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文件、通知,祥细介绍了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和非遗普查任务、要求,并就普查业务进行了系统培训,为普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二)非遗普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申报工作我县在开展非遗保护的过程中,一边仔细开展普查,一边积极进行申报。2024 年 5 月,我们将南剧、地盘子、板凳龙三项民间艺术到省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