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一个原生态的古城范本在人们的印象里,陕西韩城是个普通的小城,那是因为人们多从韩城新城里匆匆走过,没有看见卧在塬下洼地里的韩城古城。韩城古城,是大音稀声的真正所在,它保存的元明清古建筑、明清民居、古商业街,堪称三秦之最。在这个旅游狂热的年代,文化底蕴丰厚的韩城古城选择了沉默应对。正因为沉默,韩城古城便成了幸存者。沉默的韩城古城韩城有闻名遐迩的党家村,党家村民居被誉为建筑艺术的珍宝。我看完党家村,在韩城的一家小饭馆里吃饭。好客的老板说韩城的花椒不错,店后的菜地里就有几株花椒树,假如想要的话,他可以送我一把。我就随老板去菜地里摘花椒,那菜地就在塬畔,透过花椒树的枝叶,我看见了一尊古塔和一座气象不凡的古城。我惊讶地向老板问询,老板淡淡地说:“那塔,是金代的古塔;那古城,是过去的韩城。”我顿时喜出望外,谢过饭馆老板,向差点失之交臂的韩城古城奔去。多年前,一位韩城的市长要把韩城进展成为一个工业城市,而老城的空间已经饱和,于是他决定在塬上新建一座新城,这个举措,为今日的我们保存了一座原生态的韩城古城。位于韩城新城南端的金代古塔周围已经开辟为金塔公园,站在塔下俯瞰塬下的古城,充满生机的韩城古城市井俨然,古建筑的灰色瓦顶一直延伸到遥远天际。我不禁感慨,黄河那边的山西平遥古城,已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而韩城的古城,多年来怎么如此沉寂?一个小小的韩城党家村,便被人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而在韩城古城面前,人们却好像失声了。韩城的历史太悠久了,《诗经》给它命了名:“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溥彼韩城,燕师所完。”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 年)定今名韩城后,逐渐形成了今日韩城古城的规模。据《韩城县志》记载,韩城旧城于金大定四年(公元 1164 年)重修土城,周长 4 里 159 步,高 2 丈 5 尺,池深2 丈。以后历代扩建。明崇祯十三年,吏部尚书、韩城人薛国观持疏上朝,力陈加固韩城城垣的重要性,并倡议地方官绅捐资,改土城为砖城。获准后,薛本人带头捐献修城资材,知县石凤台首捐砖砌敌台两个,其他官绅也纷纷响应,历时五个月,终于将一座数百年的土城完全改建为砖城。知县石凤台又重题了四门匾额,东为“黄河东带”,西为“梁奕西襟”,南为“溥彼韩城”,北为“龙门盛地”。抗战时期,日寇飞机不断轰炸韩城,为便于居民疏散,拆除了一部分城墙。解放后,又陆续将城墙拆完,原城墙旧址被改建为环城道路。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