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自 19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家把惩治职务犯罪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侦破了一批职务高、数额大、影响坏的大案要案,有力地震慑了犯罪分子。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展的版权所有新阶段,职务犯罪已成为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此,本人就职务犯罪这一问题作肤浅的认识。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特点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的犯罪,它的本质特征是权力商品化,犯罪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进行"权钱交易",以满足个人、家庭或小集体利益,其犯罪造成的危害较之其他刑事犯罪相比更甚为恶劣,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据估量,在 90 年代后半期,国家因腐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消费者福利损失平均每年在 9875——亿12570 亿元之间。近年来,职务犯罪作为刑事犯罪的一种,在整个犯罪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如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罪等等。其主要原因就是在权、钱、情这三个环节的管理上存在一定漏洞,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大方面:(一)、位高权重,贪污受贿位高权重,贪污受贿是众多职务犯罪的首要特征。据有关报道,仅一个建筑项目的兴建,从可行性讨论开始到项目竣工,共有 23 个环节可能出现违法违纪现象,轻则"吃拿卡要",重则行贿受贿;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质量监督、监理等环节都有可能是职务犯罪案件的多发区。甚至有人说,工程设计件的一笔一划都是"钱"。沈阳的慕绥新、广东的于飞都与此有关。通过对近年来全国查处的大案、要案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现阶段职务犯罪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四多一突出"的现象。即:从发案单位类型看,工矿企业发案多;从涉嫌犯罪的主体看,担任正职领导的多;从岗位分类看,经手管理财物的人员多;从犯罪性质看,贪污、挪用公款犯罪多。在这些案件当中,作案时间长、频率高、数额大的现象突出。(二)、品行堕落,贪色循情二、发生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一)、政治业务素养低。职务犯罪的干部大多没有良的思想基础,又放松自身学习,不注意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不严格要求自己。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化的影响、侵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世界观、人生观错位,价值观扭曲,把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带入执法领域中,把手中的权力视为交换的筹码,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把公正执法抛到了脑后。究其根本原因是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