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示记忆法 图示法的特征是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图示法的板书设计可以多样化。它能生动、 形象地揭示复杂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既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又能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二、比较记忆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所谓比较,就是对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找出异同。例如,公元前 594 年,雅典梭伦实行改革扩大了奴隶制统治的基础;同年,中国春秋时期的鲁国实行初税亩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再如,457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而中国在公元前 475 年的战国开始就已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了近 1000 年。 比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把中国古代历次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口号相比较,认识到农民斗争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作比较,认识到中国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还有可把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过程作比较,把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进行比较等等。 三、重复记忆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时老师应该:第一,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抓重点,攻难点,反复强调历史诸因素。制造各种条件,让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内容、性质、意义、因果等要素牢牢地印在学生脑海中。第二,课后练,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课堂所学的内容,完整地回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及老师根据教材内容所提出的问题。第三,单元练,即对学生进行单元复习,对部分教材内容进行重点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第四,综合练,就是某一断代 史教学结 束后对学生进行综合复习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历史进展的基本线索。把所学知识分类归纳、比较、分析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进行分析评价,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记忆、表达、观察 、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育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 进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进展 、科技文化的进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 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