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课程作业考评方式的改革初探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轻视基础课程作业的实际,提出了改变大学生对待作业态度的几种方式,即采纳由学生走上讲台讲解作业、就作业内容举办相应的知识竞赛的方式,并在高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基础课程;作业考评;教学改革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 234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7%的人认为当前大学生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其中 45.5%的人感觉“非常普遍”。受访者中,在校大学生占 21.0%,已毕业大学生占 70.7%[1,2],这项调查反映出高校学生不重视作业,甚至抄袭作业的现象是实际存在的[3,4],改变目前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目前高校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一、高校基础课程作业的必要性高校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大学数学、物理等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以及基础理论应用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理论性、应用性强,为后续专业课程、方向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以便于服务于本专业学习;同时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能使大学生在大学时代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素养。大学基础类课程的知识量大,课时相对较短,因此老师在每节课讲解的信息量大,仅仅靠课堂的时间,难以将知识真正掌握起来,大学教育中教学时空的有限性与教学内容的相对无限性构成大学基础类课程教学的突出矛盾,作业成为解决这对突出矛盾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大学基础课程的作业主要分为两类:(1)为巩固课堂内容而布置的小作业,这类作业主要针对大学数学、物理等基础理论课程课堂讲解内容的巩固;(2)拓展知识体系的大作业,这类作业主要是为了拓展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专业基础课程的大作业不仅涉及理论知识的巩固,还涉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布置作业仍然是大学基础课程的必要环节。二、传统大学基础课程传统作业考评方式的弊端中国的教育体制模式,自小学就留作业,大家对作业并不陌生,但是小学老师面对的学生相对较少,授课进度较慢,老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检查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及时掌握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的及时跟进促使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是非常仔细的。然而,在大学,随着大学扩招、素养教育的实施,大学入门门槛逐步降低,大学生自身素养也参差不齐,相比小学生,大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分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会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课下作业,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将大...